仙风道骨一般气度的李淳风,在这个云山雾罩的黑石山中,一举一动都给了欧阳天罡视觉上极其震撼的感触,他从心底里钦佩这位老者的淡泊名利,大将风度,在归隐山林方面的确走出了一条可以让历史铭记的道路。
迈步向前的欧阳天罡,倏然间发现一个令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那就是看似是近在咫尺的石头桌子,但是自己的脚步迈将起来,怎么十几步还是望着还是那段距离,“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天上一段路,地上翻十倍的道理吗?”,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想法,是因为欧阳天罡的确看到了这里的时间流转之快,但是从自己的经历分析,这里完全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唐时空的一座普通的山巅,作为高人李淳风的栖息之地,里面所蕴含的万般机密不是三言两语、朝夕之间就能发现了的。
此时的李淳风并没有看着欧阳天罡,一切都是那样的胸有成竹和游刃有余,他在石桌旁轻轻的坐下,宛如一棵饱经沧桑的青松,在徐徐的清风吹拂之下,更平添了几许的深邃的气度。
一幅棋局摆在上面,奇怪的一幕又毫无遮拦的映入欧阳天罡的眼帘,原来想象的黑白棋子并没有出现,而是红和白,这两个颜色在日光之下发出耀眼的色度对比,让人的眼睛看上去好像是在这个一直被暗淡色彩充满的山林当中,发现了一股亮彩。
“红与白”,这两个颜色欧阳天罡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推背图》的第一象天地的开始,被创造的时候,就是那两个一红一白的双环,这两个颜色在欧阳天罡的脑海里已经宛若两道奇异的奇葩,总是能够牵动他那爱思考的思绪。
“请问李大人,我现在为何不能就近石头桌子?”,在不断的重复着向前行进而茫然无果后,欧阳天罡还是开门见山的问出了这个问题,他在等着李淳风这个看上去比袁天罡意境还要高深的哲人的一言一行。
“呵呵,《推背图》《推背图》,一个背着身,一个来旋推,少了一个这幅图就不能谱成,你看这一白一红的泾渭分明,也是让人平添几许的深邃思考,是我和袁天罡重逢的时候到了”,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淳风的手里拿起一枚白色的棋子,在手里不断的摩挲着。
仿佛在原地打转的欧阳天罡有些被这段有些玄虚的话语怔然,他想起自己来这个公元635年的大唐帝国的几番历程,对自己肩上的担子愈发的加增是有着一个明确的认识,尤其是第一次和袁天罡在玉门关的客栈相逢促膝谈心的时候,对这本泛着古黄色彩的书卷自然是刮目相看。
猛然间欧阳天罡想起了在离开地球,在执行这次飞水星的任务的时候,耳侧想起众人的期盼话语,他的内心就是一阵的激动,热血猛然间也是再次翻腾起来,“李大人,这盘棋什么时间下,袁大人我们什么时间见?”,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确实是欧阳天罡看到折扇上的倒计时时间留给自己还只有不到17个小时了。
“这盘棋是天与地的联合棋局,一旦开始起步,那就是天地的联合,重新的开始啊!”,在清风当中,李淳风的洁白胡须被飘吹起,在这个颜色暗淡的环境当中,颇是让人眼前一亮。
“那这盘棋怎么下?”,欧阳天罡也感到了一番历史的沉重,这里虽是一个小小的棋子,可是要是走一步,那在历史的长河上所激荡的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浪花,那可能是从一滴水的若有若无开始滴落,聚集成一股清泉汩汩而出,继而汇集为一道清澈的小溪,然后开始款款而流,成为翻腾这浪花的江河,在风雨中滚流,咆哮,一直向前,直到成为一片浩渺烟波的大海呈现在面前。
此时在欧阳天罡的眼前,李淳风手中的那个棋子已经看上去像是一枚晶莹无比的钻石,发出剔透的光芒,在悄然无声当中在诉说着历史的沉重,也在隐约在陈述着一个秘密,就是珍藏在欧阳天罡内心深处那个可望现在还不可及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无有瑕疵、无有罪孽的圣国。
“这就是时空的沉重,你现在的脚步不能向前就是这个原因”,李淳风忽然凝起双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眼睛里也闪过一道如同手中白棋子一样的亮光,是眼泪/还是目光?这个欧阳天罡的心中此时已经有千金之重。
雾气在正午的阳光照耀之下,已经散去的一丝不余,这个时候的山林里几声雀鸟的鸣叫,给这个时空带来了几多的幽静,欧阳天罡不禁啧啧称赞这里环境优雅。他索性静止伫立在距离李淳风十步之远的地方,等待着他的下一步,这个等待此时环境静的出奇,因为风也悄然停止,本来就有些晃动作响的树叶此个时候已经恢复原位,一点儿的声响也不能再发出,像是听命的军士一样。
时间,在静止中走着;那枚在李淳风手中的棋子泛着白玉一样的洁光,许久都不能散去。欧阳天罡在直直的注视着,他不甚明白为何李淳风一再邀约自己所下的这盘棋是如此的一番等待。
静谧,在此刻是无法用言语所能表述清楚的,这个在欧阳天罡看来,这里完全是一个仙境,可以把一切的愁苦烦忧搁置在这里。
猛然间,一个令欧阳天罡想都美誉想到的景象,一度如同雕塑一般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