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修炼时空> 第十四章 玄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玄门(2 / 3)

、水中花,那般遥远,不可企及。

老者看着他激动的神情,重新又恢复了和蔼可亲的模样,救母心切难怪会有如此想法,毕竟是个孩子,才会口不择言。

只见沈从良突然挣扎的做起,一翻身掉下床,趴在地上,不停的磕头,说道:“希望您大慈大悲救救我娘,除了您恐怕世上在无人能救我娘。”

“你先起来。”那人双手相搀,摇摇头说道,“非我不救,实在是有心无力,我这点微末道行,不足一提。”

沈从良如当头棒喝,委顿余地,双手发抖,两眼发直,自言自语:“您都不行,试问世上还有谁可以。”眼前人在他心目中早已经分量极重,位置如同天上的神仙,连他都说无能为力,谁还能够救。

老者说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大道飘渺茫茫,宇宙无穷无尽,时间不止,空间层出不穷,谁又能知道那浩瀚星空还有多少神秘面纱无人知道。”

沈从良在一旁听着,我有摸不着头脑,心想说这么跟我就我娘有什么关系,难道还要去天上寻找,那不是开天大的玩笑。

老者感叹一阵,话锋一转:“我师兄逍遥子功参造化,他修为已经炉火纯青,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说不定可以救你娘。”

沈从良眼睛一亮,听他说的如此厉害,连他都自叹不如,说不定真能。

老者继续道:“忘了告诉你,我是玄门掌门人赵易。”说的是那么随意、自然,仿佛是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在沈从良这里却如同晴天霹雳,一石激起千层浪,其震惊不亚于一个皇帝微服出巡,来到老百姓家说我是大唐皇帝。

玄门在普通人眼里如同高高在上神仙,据说谈玄论道基本都是上流社会和名士才能接触,但前提还必须是天赋异禀,惊才艳艳的人才有资格,尤其是两晋时期发展到顶峰,无数有名的隐士聚集到终南山去修炼,其中不乏山中宰相,他们不愿出山,但皇帝每遇到危难棘手之事,都会亲自去登门请教,问题便迎刃而解,每每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连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敬若神明,何况是普通人。

因此玄门在人间的名声响亮,甚至超过皇帝的天威,尤其是下层的普通百姓接触不到,传的更是神乎其神,每经过一次传播,便会增加新的内容,说的玄门中人无所不能,比神仙还要厉害,尤其是大唐建立以后,经过一连串的内战,人们哪还有功夫去闲谈玄门,那时候保命才是耽误之急的事。

尤其是最近几年已经鲜有人提及,因为流传修真练道之人早已经脱离人间,去了天上,晚上那些一眨一眨的星星便是他们的居住的府邸。

貌似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国家动荡交替,战火纷纷,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之际,竟没见自己所崇拜的人伸一把手,这也是给自己内心的一个安慰吧,免得自己打自己嘴巴。

如今眼前的这位老人不仅是玄门中人,竟然还是掌门,沈从良嘴巴张的都能够放进一个鸡蛋,瞪着眼睛瞧了半响,良久之后,突然蹦的一声,双腿弯曲,跪在地上,说道:“请师父收我为徒。”

赵易望着他满意的点点头,心道:“罢了,罢了。”

看他小小年纪,居然知道玄门,不简单啊。近一百年来道家修真人士已经渐渐脱离普通百姓,专门研究宇宙自然真理,希望能够悟的大道。

玄门偶尔还会帮一下皇帝,但其他两门,无极门和太极门早已经彻底脱离百姓的视野,几乎不在世间出没,一门心思参悟天地造化。

大道飘渺茫茫,宇宙无穷无尽,时间不止,空间层出,仰望浩瀚星空,蔚蓝深邃,到底隐藏多少神秘的面纱。

每次仰望湛蓝的苍穹,总会觉得人不过是天地之一隅。沧海之一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生命来自何处,又将归于何处,到底哪里才是永恒,一个个复杂难解的问题困扰着先贤聪颖之士。

人之于苍穹,如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由于先辈留下的智慧,一个人穷尽一生都未能领悟,于是道教才分成三个门派,各司其职,只有掌教一人身兼三门之长,可是他却比别人多活几百年才能学全,放眼天下,佛教未尝不是如此,根据经藏、律藏、论藏分成三宗:禅宗、密宗、净土宗。

注:佛教中有三藏之说,即:经藏、律藏、论藏,通晓一门者对应以师的头衔精通经藏的为经师,依次为律师、论师,只有同时同通晓三藏者为三藏法师。

道教的无极门、太极门早已脱离群众,成为世外的门派,只有玄门还保持着一丝联系,但也是在上层社会,尤其是大唐建立后,开国皇帝李渊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代,虽然迫不得已用儒家治国,但同时把道教尊为国教。

大唐帝国身兼两家之长,也是它能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

岂不知沈从良从小在烟花柳巷之地长大,那里出入形形色色的人,常常是达官贵人,巨贾富商流连之所,五花八门的人大都汇聚与此,虽然年纪尚小,但他的见识绝对一般普通人可以比拟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