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9-23
冉烨有时会带着孩子出来走走,有时他也会叫上我,他总是不舍得放下,总是看着孩子粉嫩的小脸说,这孩子长得像他。有时两个孩子会哭闹不止,奶娘怎么也哄不好,他竟也说,像他倔得很。
我在一边听着,只笑却什么也不说,心里真也不知说什么,孩子长得自然是像他,可我却怎么也开不了口去附和一声。
满月酒办的十分热闹,刚下月子的李氏也是一脸的风光。我也是如常坐在他的身边应付着亲友官员的敬酒祝词,我竟不知我也能微笑的如此平静。
忙碌了一夜,早已发困不堪,这些日子他留在李氏身边的时候越来越多,我也没了等他的习惯,自己就昏昏沉沉的睡了。
第二日醒来,看看身边枕侧,那人不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落寞。早早的起来,便看了一上午的闲书,临到中午,下人过来问午膳也提不起什么胃口来。心里却觉得这天天的被府里的大小琐事牵着十分烦躁,想到李氏得了儿子,有机会就把着管账打点府内琐事的所谓当家的权利给了她罢。
书琴见我一脸倦容,便端了茶水出来,说道:“王妃,喝点茶吧。”
我未抬头,接过那青花的茶杯,掀开盖子便闻到香气萦绕,就随口问道:“这是什么茶?”
“回王妃,这是洞庭碧螺春。”书琴回道。
“哦……”
说罢,也就不知该说些什么了。只是心里冷清的很。
过了一段时间,枝头的雪融了一点,阳光更暖了一点,一晃就入春了。
这个时候的孩子闹的很,府里也热闹了不少,我也时常会去看看这两个府里的宝贝。粉嫩的脸长开了,嘟嘟的,十分可爱。孩子们由奶娘带着,住在李氏的院里,所以时常也会遇到李梅儿。面上虽是恭敬,但骨子得宠骄傲的劲还是有了,时常的在我面前似乎无意的说到王爷又给赏了什么,又为了孩子置办了什么,又说了些什么样的体己话。这也怨不得她,只是她不懂她告诉我再多,在我的眼中也不及冉烨的一个眼神,一个关怀的动作重要。
我只得对她说,王爷对你好也是应该的,毕竟你是他的两个还是的娘亲。但心里总归还是有些不舒服,之后再去看孩子,也会避开李梅儿的时间,其他书友正在看:。
另一方面,太子刚刚登基,大局不稳定,冉烨的公事也就多了起来,时常在宫中留宿。与我而言却未尝不是件好事,一来他若回来尝尝在李梅儿那儿,我心里自然不会好受。二来我也确实不想见他,不管怎么样,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别的女人有了孩子,还是觉得怪怪的,就算这因是自己种下的。
而就往那边,答应下来的酒会也是一拖再拖,原因是那日我们见面之后的晚上九王就奉旨入宫面圣,大局初定,人心不稳,江南一代时有动乱,又出了暴民刺杀守府的事件,皇帝当天就命他前往江南稳定民心,这说好的酒会也只好等到他回来以后了。
原先我和九王妃还担心九王爷在江南的情况,不过过了半月,驿站便送来他的书信和一些江南的小玩意儿。书信中句句调侃,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子,便知他事情还算顺利。
这日,日光很好,便让下人将靠椅搬出来,躺在院中晒太阳。椅垫还没有捂热,门口的小厮就来传报,说是皇后娘娘来了。虽然是自家姐妹,但毕竟身份放在那里,只好去迎接。
礼数都做足了以后,才上前拉着她的问道:“今天怎么出宫来了?”
“闲着无聊,过来看看姐姐,也顺便看看两位皇侄。”
子君说着,一边的李梅儿就连忙吩咐下人去把孩子抱出来。
子君并没有理会,反倒是拉着我上下打量,说道:“许久没有见姐姐,怎么好像清瘦了些,身子不会还没有养好吧?”
我笑道:“哪有这样娇气?”
二人闲话着,就进了我的房中。下人准备的茶点上了以后,丫鬟也将两个孩子抱上来了。
子君过去看看,逗逗,脸上也是十分高兴的样子,嘴里还说着:“确实长得像他。”又示意身边随行的宫女拿出个锦盒来,说道:“这对玉佩就给这两个孩子了。”
李梅儿一听自然高兴,连连谢了恩典。将玉佩给两个孩子带上。两个孩子似乎挺喜欢这玩意,小手一直抓着,还咯咯的笑。
但一转眼小丫头便哇哇的哭了起来,怎么哄都哄不过来。
“会不会是饿了?”子君问道。
我问道:“奶娘呢?”李氏生产后一直就没有哺乳,加上现在还时常进些药物调养,自然不能给孩子喂奶。
“奶娘家里有事,出府了,现在还没有到公子郡主喂奶的时间。”李梅儿身边的丫鬟说着。
我眉头一皱,吩咐书琴:“去弄些米糊来,要煮的稀一点,烂一点。”
过了一会儿书琴便将米糊端了上来,小郡主吃了点后倒也不哭闹了。
但子君看孩子安静了便说:“我与姐姐有些话要说,你们就先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