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枕刀黄粱记> 第三十五章 地上有仙乞儿状月宫神女紫云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地上有仙乞儿状月宫神女紫云曲(3 / 4)

人此刻全部如遭雷击,他们目瞪口呆,盯着那个船夫,目光全都汇聚在那人右手高举的那一把宝剑上。剑身堂皇正气,蟒皮剑鞘,黑檀手柄,精钢纹饰的剑格,整把剑如山峰一般挺拔,如寒潭一般深邃。

这不正是李白那把剑么!

“见鬼了不成?”

百十来号人除了那个瘸子,全部都是这个想法。李白杜甫高适看到那把湿漉漉被人刚捞上来的剑,三个人六目相对,哑口无言!

“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最先提出质疑的是那个年龄小的灰袍和尚,他脸色涨红,就像被开水煮熟了一般,指着船夫手里的宝剑,声嘶力竭的喊着不可能!

那船夫认得李白的剑,那瘸子往水里丢的时候专门举起来给众人看过,他又不瞎。因为渡口一般水浅,他长吸一口气,掌柜的嘱咐他下水了打捞仔细些,他本来以为这一下水最少得半盏茶时间,可没成想,一个猛子扎下去,一丈深多些,他就看到那把剑,安静的沉在水底,剑身上也没有泥沙覆盖,旁边就是船身,简直不要太明显。船夫毫不费力就抓住了那剑,双腿一蹬,鱼一般往水面窜去,整个过程不到五个呼吸!

此刻这船夫还浮在水面,听闻了那个灰袍小和尚质疑的话,满心兴奋被打击,不禁有些生气,当下换了一口气,迅速往岸上游去。他恼那些个和尚,上了岸也不理那几个秃驴,径直朝李白走去,到了跟前,双手捧着剑,看着李白问道:

“这位相公,不知这剑是不是您那把?”

李白此刻还在震惊之中,他木然的接过那把剑,低下头看了一眼,自己贴身不知道多少日夜的东西,他怎么可能不认得。剑没错,只是这剑为何会在这里,那船夫莫非潜到了江中,把剑打捞了上来不成?这不可能啊,丢剑的江中离此接近二里远,那船夫下水不过片刻,怎么可能游得那般快?而且江水荡漾,根本就不知那丢剑的具体方位,何处可循?更有江底深浅不知,暗流涌动,一把剑掉下去还不淹没的踪迹全无!

李白想不通,任他平素里天马行空匪夷所思,可今日的所见所闻,着实让他猜不透,此等离经叛道的现象,李白从未遇到过!

故事听到这会的皇帝陛下对于各中缘由已经心知肚明,如果他没猜错,那瘸子应该是个能够以气御物的大修士。那种手段在普通人看来可能神乎其神,但他李隆基是谁啊,大唐皇帝,什么能人异士没见过,太史局里能以气御物的就有四位。只是这些人是大唐帝国的守护者,普天之下除了当代帝王,就连太子都不可能得见,他自己也是在当了皇帝两年以后才明确知道并接触这些人。

太史局是原来的钦天监,在此供职的人员平素里就是测验天文,校定地理,每年再制订些历法,呈报皇帝颁布,遇到祭祀、冠婚及其他重大典礼写点祭文,安排个流程等等,做的都是令人头昏脑胀的学问,以前提起那些老博士们,李隆基可是敬而远之,能扯多远扯多远。自从做了几年皇帝后,他才知道这些人还有一样隐秘任务,那便是观气望运,修行道法,巩固帝国运势,保护当朝天子。这些老学究平常都在太史局磕书本,每日向朝廷报告所测日月星辰、风云、气候、祥眚,也不怎么上朝,看上去就是认死理的老学究,其貌不扬,可是后来他被请进去了一次太史局之后,再出来,他仿佛脱胎换骨,蜕变到了另一个层次!

那一次,李隆基看到了什么叫做气运化龙,什么叫做撒豆成兵,什么叫做呼风唤雨!什么叫做转瞬千里,什么叫做点石成金,什么叫做千里飞剑,什么叫做搬山填海,什么叫做上天遁地!什么叫做天外有天!那几个不知道年岁的老人身上散发着如渊如海的气机,那些百炼成钢的兵刃被他们如豆腐一般捏碎。那些桌椅板凳言出法随会自行挪动,自己的神魂更是被牵引着离体而出,穿过宫墙,御风凌空,一盏茶飞遍了整个长安城!

那几个老人告诉他,诸如此类,被称作道法神通,他们是修行者,是遵守天道的大唐守护人,他们的职责是运用这些神通道法保证大唐国祚,防止有人利用歪门邪道来加以破坏,他们的存在是帝国的最高机密,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知晓具体详情,比如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他们兄弟二人虽然听说皇家有神仙保护,但至死都不曾见过太史局里的这一群活神仙。不过这些活神仙虽然手法通天,可一般不轻易插手帝国事物,不管是皇室内部政变,还是外族入侵,只要不动摇帝国根基,他们基本不过问,甚至有时候就算一个王朝真的要覆灭了,他们还是不会出手,除非有跟他们同位面的人物出手,否则他们要么老死要么继续装死!其实他们不应该被称为大唐守护人,准确的讲他们应该叫做人族守护人,只要人族生灵不灭,谁做皇帝他们就守护谁!

李隆基那一次确实被惊呆了,这几人的本领已经不是他平日里见过的那些幻术杂耍,那是货真价实的大神通,原来他自己也是那坐井观天的癞蛤蟆而已!难怪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痴迷道法仙丹,原来真的有仙人啊。从那以后,他便明里暗里往太史局跑,更是举全国之力搜寻各种天材地宝送给那些人,那几位得了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