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飘在大唐> 第十五章 吴王李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吴王李恪(3 / 4)

次弹劾他游猎虽然另有目的,却也是事实。自十月以来,吴王李恪一直在华山游猎,一个多月过去还不曾回来。李世民不由恼怒李恪竟然授人以柄。因而大怒,将其招回,一顿责骂。

只是吴王恪不知怎么,看上去失魂落魄。难道是因为立嗣无望,心灰意冷?李世民望着这个一向最让自己称心如意的儿子,有点后悔,不免又温言说道:“父子虽是至亲,但是我儿如果有罪,国家的法津却不能徇私。”长叹一声又告诫道:“当年汉帝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谋不轨,被霍光诛杀。为人臣子,不可不戒。”见吴王恪眼中含泪点头,心中过意不去,挥手让他到内宫去辞别母亲,再到安州上任。

待吴王走后,李世民怔了多时。他自然明白自己如此做也是无可奈何,同时也是保护儿子的一种方法。吴王虽然被责,但也是告诉朝臣,表明自己对吴王的疏远,不会让其威胁到太子之位……但杨贵妃在几个儿子中一向最为安心的便是李恪,担心贵妃因此心中抑郁,因而想到咸池殿安慰贵妃。

刚到咸池殿,正好遇上李福取琴出来。听他说要给“姊姊”送琴,想起长孙无忌说过的那个“公主”,便让李福将琴给他,他来送琴。李福见父皇去送琴怎敢不给,将琴给了李世民,自己与李明玩去了。

李世民拿琴递给杨悦,杨悦头也未回,一直以为是李福。李世民也不打扰她,静静听她弹奏。神游大海,思入太虚,扶摇之上……周身舒泰。**中琴艺最高的当属杨贵妃,听了杨悦琴声感觉比杨贵妃更进一步。暗暗纳罕:有这样一位才女公主,自己怎么一直不知?

见杨悦向自己行礼,才知杨悦并非公主,心中暗笑:儿女太多,老子竟然认不出谁是自己女儿。想起前些日子杨贵妃说过收了一弟子,莫非便是眼前之人?见杨悦姿容绝色,神采飘逸,**之中竟无人能及。或许有容貌可以与之相比,但身材却万万不及;或许身材可与之相比,但神韵却万万不及;或者神韵可与之相比,但才情却万成不及……李世民看遍万千花色,未曾见到如杨悦一般令人神心皆醉的美人,比曹子建笔下的洛神,屈子口中的湘妃还要胜出,只觉万种风情,千般姿态,一时神情恍惚。

这是杨悦看到的第三双同样的眼睛和同样的眼神。第一个是高阳公主,第二个是李恪,这第三个便是李世民。心想:这父子三人眼睛长得还真像,连眼神都传染。前两人很搞笑,将她当做男人来看,这个到是把自己当做女人,只是……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气宇非凡,风流倜傥,也是个英雄人物,只是他**佳丽三千,我杨悦岂会混入此中。

更况一夫多妻制下的男子所谓的“爱”,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实在是不值一哂。即便是除去这一点,在杨悦看来,李世民对她的这种“喜爱”其实与喜欢一件东西没什么区别。就好比是看到美玉大家自然喜欢,尽管说不出它的价值何在,也会千方百计的据为己有。这正是杨悦所不能接受的,杨悦从不认为自己的外貌有多么高明或者了不起,反而认为自己的才华与思想才是自己真正的骄傲,而她的爱人必须首先是她的知己,了解并能够欣赏她内在的美。而李世民与她刚刚见面不过半个时辰便拼发出的爱意,在她眼里不过是一种占有欲而矣。何况他的爱人未免也太多了,长孙无垢是他的最爱,杨贵妃也是他的挚爱,那个“慵美人”显然也是他的深爱的人,他这种博情烂爱,怎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作为拥有现代人“对等爱情”观念的杨悦来说,如何能够接受?

“李世民与高阳公主的爱其实没什么区别。”杨悦轻蔑地想。同样是一种发骚,见到喜爱的人就不想放过。只不过在男权社会里,一个不被允许,一个却正大光明;当然从个人的内心来说,一个是自觉的道德沉沦,而另一个是不自觉的,并未意识到这是一种错,因而并没有道德沦丧。这样说起来,这两个人反而不如李德,李德至少还是以欣赏她的诗才并且曲意相通为基础的,也算是“知音”。只是李德认定她是个男人……想到这儿,杨悦不由微微莞尔……再说,“我杨悦在这里不过是“做客”,终久是要想办法回去的,岂能真与古人产生什么纠葛。”

杨悦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看一看历史的旁观者,只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旁观”,她还没有想要参与历史或者改变历史的想法。抱定这个想法,她也不可能与历史中的人物产生“多余”的情感……

杨悦轻咳一声,李世民才回过神来,知道自己一时失态。微微一笑,从杨悦手中取过瑶琴,一曲《南风》翩然而出: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俯视天下,胸中沟壑万千,教化四方,四海皆滨,万民臣服,盛世太平,天下大治……

杨悦心中一懔,李世民这曲《南风》,非一般人能达到的境地。君临天下,王者之霸气,王者之睿气,王者之心怀天下…….由衷赞道:“不愧为一代明君,一曲‘南风’而天下大治,向来以为只是传说,今日始知绝非虚言。”

李世民听了杨悦的赞语,哈哈大笑,以他多年喜怒不行于色地修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