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15章 香港见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香港见闻(4 / 4)

矛盾。谢娉这回也是硬气起来了!

不过,他们家在古大爷那里的三间屋,怕是需要退掉一间。

他看过高翔做的帐,确认无误后溜达着过去找古大爷聊天。发红包的事,有林嫣这个老板娘就足够了。

如今大杂院过去小偏院看电视的人少了。过年前那阵,朱大海、胡勇他们几个都买了电视机。

方明澈在附近找到了提笼遛鸟的古大爷,随口问起高家多出来的那个房间退租没有。

“怎么,你要啊?不可能啊,你如今哪还缺一间屋?”

这小子如今的房子比他的多多了。那个大四合院相当于他大杂院四个那么大了。

“随口问问而已。”

古大爷道:“小高说了要退。他妈不乐意还想让他们搬回来,他也没有改主意。总算有点爷们样了,不然总让家里女人拿捏着。嗯,宋全说退了他要租。他家宋驰一日大似一日了。”

方明澈点头,孩子大了再和父母住一屋是不合适。

古大爷呼出一口气,“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把整个院子给收回来?”

有那一天,他也想请样式雷的人给弄一弄。那院子让几十口子人住得简直不像样了。他每次路过小偏院那边,看到方家人单门独户住得舒舒服服的,心头都有点不得劲儿。

他的房子,但他却无权不租给那些人。

方明澈道:“要不,你等个十年八年的再看?首都肯定是要大发展的。”

90年开亚运会,那之前会拆迁不少平房,也会修建许多楼房。那应该是一个机会。

古大爷道:“也没别的办法。你找我不会就为了说闲话吧?”

方明澈道:“你老人老成精,你看刘青峰和耿山最近是不是有情绪了?”

古大爷想了想,“是有一点哦。尤其是朱大海、胡勇他们几个都买电视之后。不过,他们收入差距是拉开了啊。”

菜生意平常的时候,一个月有一万的利润,朱大海有18%的股份,胡勇他们也各有13.5%。账上没有留钱扩张,除了一些备用金,赚到钱就分了。所以,他们一个月都有一千多。朱大海甚至接近两千。

但刘青峰和耿山如今一个月还停留在四五百。所以,心态能平衡么?

主要是因为废品站还没到真正赚钱的时候,一个月利润就四五千。他们只各占10%。

霍晨都要好些,他虽然也只拿得到三百多。但他没有和朱大海、胡勇他们住一个大杂院啊。他在村里比较起来就是高收入。他每天上午去华侨公寓收废品,但那里头住的是华侨、富商。他是不会和他们去比的。

方明澈在小偏院等了会儿,等到刘青峰和耿山开着拖拉机回来。

宋全出来告诉他俩,“小方在隔壁等你俩。”

这两人对视一眼,家都没回直接就过去了。这个冬天朱大海和胡勇他们生意受天气影响不太好。但他们已经在承包菜园子,准备自己回头弄暖棚了。明年应该就不会受这么大影响。

这种情况下,他们俩坐不住了。就是方明澈不找他们,他们也要找他的。他可是说过的,以后不会让他们过得比朱大海差。

他们过去,方明澈看到了就起身道:“都没吃吧?走,崔老板那里喊他整一桌,咱们喝两杯。”

废品站其实是包吃的。但他们都挣到四五百一个月了,自然不再稀罕和拾荒者一起吃大锅菜。中午吃了就够了,晚上就还是回来自己吃。

进门的时候,方明澈对崔嫂子道:“嫂子,看着来个三菜一汤。”

“好!你们以前爱用的那包间空着呢。”

进屋之后,服务员进来给三人倒茶,然后掩上门出去。

刘青峰直接道:“方老师,你可是说过不会让我们过得比朱大海差的。他现在一个月分红1800了。我们俩呢,生意好500,至今还没有突破过600呢。”

“那朱大海他们这俩月太冷了,菜都不长、鸡也不下蛋。还没收入呢。”

耿山道:“可人家一年赚十个月的钱,也是一万八了。我们勉强六千吧。”

六千其实也很多,差不多是工厂里同龄人的十倍了。可一个大杂院的,朱大海还是当初背刺了方老师和林老师出去单干的。尤其方老师说过不会让他们过得比朱大海差。

刘青峰也补充道:“他们在商量租农场搞大棚蔬菜。这真搞起来了,明年冬天就不至于歇两个月了。”

方明澈道:“可废品站上限很高。你们算算,从79年9月开业到如今,咱们的利润是不是打着滚的涨?”

刘青峰和耿山想了想,这倒是。最开始一个月就2000多,还包括了菜生意。如今剔除了菜生意,也有四五千。

“菜生意的规模就这么大了,他们能想的办法也就是弄个暖棚种菜。除了咱们这一片,他们还能让其他区的人来买菜么?可是废品回收的生意能越做越大。随着这两年工业的发展,被丢弃的废品是越来越多的。”

刘青峰和耿山还是不太乐意,这不是望梅止渴、画大饼么?

“那,咱们的分红比例能不能提高点?”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