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干踏马的!
“cool!”
秒懂老马意思的文森特,忍不住拍了个巴掌。
將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导演推到三金大满贯的影史地位,这个计划,很大胆。
也很酷!
如果真的成功,那么,沈良將会成为唯一在世的三金大满贯导演。
是的。
三位大满贯得主都已经离世。
法国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1977年离世。
美国导演罗伯特·奥特曼,2006年因癌症去世,享年81岁。
义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2007年离世。
也就是说,只要將沈良推上去,他將会是现世仅存的三金大满贯。
看看这份名单就知道有多疯狂,多异想天开,毕竟,前几位得主都是高龄拿奖。
不论是东西方,年龄都是劣势。
正常情况下,像沈良这个年纪的非欧洲导演,想要通关三金大满贯,几乎不可能。
欧洲本土的『超新星』导演也够呛。
然而。
沈良不太一样。
在文艺电影领域,谁也无法否认他的成就。
他拍摄的电影是南加大、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等等专业院校的必拉清单。
想当年,画幅的变化惊艷全球。
无数电影大师、院校教授都称讚过他拍的电影。
文艺电影领域,他是当之无愧的青年第一人,全球青年第一人!
商业电影方面,沈良的成就同样是旁人难以企及的存在。
这些既是荣誉,也是资歷。
此外。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故事也符合威尼斯电影节的调调。
口味符合!
还有,它批判的是老美的社会问题。
这又跟威尼斯电影节的转向相符。
那帮老古板们仍然抱著敌视的那一套,既要好莱坞的流量和曝光,又不想低头。
反而要別人来舔他们。
人美国演员又不傻。
狼来了的次数多了,很多人都不care威尼斯电影节。
想不来就不来,完全不给面子。
越是如此,那帮老古董越反感好莱坞,反感老美,《达拉斯》的主题很符合他们的口味。
最后。
沈良本身的影响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全球影史还没有出现过像他这样的导演,能同时驾驭文艺片、商业片的导演,影史里不是没有。
可像他这样在东方、西方同时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一个都没有。
何况。
他本人还是一个超级富豪。
在亚洲、在欧洲、在美洲都有大量的粉丝。
所以。
老马才会在临退之前疯狂一把。
如果能把这件事干成了,沈良绝对会走上全球影视类专业的教科书,日后,每提起沈良一次,都会顺带把他的名字一块提起。
毕竟现在的电影节主席还是他。
文森特愿意疯狂一把,其中不乏名留青史的诱惑。
当然。
更重要的是既得的商业利益。
看看,三金大满贯,我推的!
这份履歷往那里一摆,他能吃一辈子的红利!
没有什么招牌比这个更硬。
那些试图冲奖,试图公关三大电影节的导演、製片方、出品方,都会找到他。
门槛都会被人踏破。
紧接著,三人开始商量怎么衝击影史成就。
“马克,能透露一下目前的评委人选吗?”
在场又没有外人,文森特直接问起了最核心的问题。
人!
如果能提前知道评审团成员名单,事先攻略,那是事半功倍。
“暂时还没定。”
老马耸了耸肩,眼看文森特要急眼的样子,他哈哈一笑。
“別急,没定归没定,但人选是有的,今年的电影节评审团主席多半会是昆汀。”
“昆汀·塔伦蒂诺?”
文森特追问。
“不然呢?”
老马微微一笑。
除了这个昆汀,还能是谁?
“好,好啊,如果是他的话,把握又大了几分。”
昆汀和华夏电影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1995年,美国独立电影的盛会圣丹斯影展来燕京展映。
《低俗小说》就是交流的电影项目之一。
在那之后,那部大名鼎鼎的《杀死比尔》也是在国內拍的,部分幕后班底都是华夏电影人。
他和北电、江文、老谋子等人都认识,跟江文的关係很不错。
有这条线,公关的难度大为降低。
而且,昆汀本人也是那种胆子非常大的人,换成一般的电影节主席,恐怕不会干出那么『疯狂』的事。
把三金大满贯的成就颁给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这还不够疯狂?
“另外。”
老马抽了一口雪茄,缓缓道。
“如果昆汀最后真成了主席,我会想办法邀请江文担任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