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废土边境检查官> 第127章 基建会议,拳头说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基建会议,拳头说话!(1 / 5)

第127章 基建会议,拳头说话!

这座自幸福城奠基时就矗立在此的会场,算起来已有三十多年历史。

丁以山往里走着,皮鞋踩在水磨石地面上,心里默默计算着自己来到这里参会的次数。

或许是一百次,又或许是两百次?

记不清了。

只记得前些年“大开拓期”时,会议像家常便饭一样频繁。

那时候还是正副站长一起开会,他是副站长,里根卡尔正站长。

两人几乎每天都要往这儿跑,会议室里的烟灰缸永远是满的,地图上插满了代表新据点的小红旗,记忆中每个人的喉咙似乎都是沙哑的。

而等他接手检查站,废土恰好进入“休养期”,刀刃收了鞘,会议次数才慢慢少了。

尤其是最近两年,往往只有每月一次的例行会议需要他亲自到场,其余时间都靠防务通直接传达命令。

而昨天那场首次迁徙会议,算是近来少有的大阵仗,各个部门的头头都得列席,吵了四个多小时。

议题像摊开的渔网,什么都要捞一把。

到了今天九点钟的第一场,焦点才开始集中起来,以基建为主。

物资调拨、区域划分、生产计划.从不切实际的各种想法,变成了桩桩件件都得落到实处的硬骨头。

原本,丁以山并没打算来。

刘坤要秘密出城办事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检查站向来不直接掺和基建事务,横竖都是边缘旁听的角色。

他本想按兵不动,等到下午四点的第二次全体会议,再抛出建议书,一锤定音。

但现在,他的想法变了。

既然决心要把外城建设的主导权揽过来,就得不错过任何一场讨论会议。

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9点07分,会议早已开始。

推开厚重的会议室门时,里面瞬间安静了半秒。

不少人循着声响抬头,当看清只有丁以山一个人走进来,眼神里都浮起明显的讶异。

这些年,丁以山和刘坤几乎是绑定出现的。

但今天的丁以山却孑然一身,风衣的下摆还沾着点城外的泥星子,显然是来的匆忙。

他没像往常那样绕行打招呼,而是径直走到检查站的席位坐下。

抬起头,目光不疾不徐地和参会人员一一对视而过。

大多数人都面无表情,眼底没什么多余的情绪,包括以往针对检查站的超凡派大光头,卡洛·迪金森,此刻正低头翻着文件,抬眼时也只是淡淡扫了他一下。

超凡派针对的是刘坤这个游离在他们掌控之外的超凡者,而不是检查站。

只要刘坤不出现,丁以山代表的就是那个守规矩、少麻烦的检查站,和他们没什么根本冲突。

倒是理想派的几个人,反应和平时明显不同。

尤其是于宏,抬起头时眼里闪过一丝讶异,对上丁以山的目光后,还微微颔首示意。

“好了,继续下一个议题,房屋形式的选择。”

第一场基建会议,副城主袁刚没有参会。

主持会议的侯睿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全场。

作为当下幸福城话语权最大的派系,科技派内部其实也常为技术路线争得面红耳赤:

有人主张优先恢复旧时代的各项生产技术,将基础稳固下来。

有人倡议学习薪火、自然里等超级庇护城的做法,主研源轨技术。

还有人提出尝试源引技术,因为幸福城是有超凡者,是有机会抓到母源进行实验的。

但这些分歧从不会出现在会场上,只要踏入这间会议室,科技派就只有一道声音:

一切决策必须以科学理论为基础,任何脱离数据支撑的“经验之谈”,都不配出现在议程上!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共识。

因为就算是新旧时代转换,并没有将人类旧时代的科技体系全部斩断。

但仍有数量不少的聚集地,甚至庇护城早已偏离了轨道。

直到今天,还在推行神学、超凡学、魔药学、祭祀学等等正常人难以理解的东西。

此前曾经有人在幸福城里推行过魔药学,添加异化结晶,用活人做实验。

自科技派当家后,便再没听过了。

幸福城也是自那以后,才开始真正往工业庇护城方向发展,站稳了脚跟。

投影仪闪烁,一张图表列了出来。

侯睿翻开面前的资料夹,指尖在纸页上划过,沉声道,“目前有三个方案待选:a方案采用传统砖混结构,优点是就地取材,仓库里现存的水泥和砖块,足够建设容纳二十万人的房屋,但缺点很明显:连续降雨会让混凝土强度骤降,只要雨不停,施工就很难铺开摊子。”

“b方案用轻型钢架搭骨架,外层覆防水板,这种结构速度快,三天就能搭出一片聚居区,很适合当下的阴雨天气。但问题在于耗材,仓库里的存货全部拉出来,也只能满足十万人的需求。就算让工厂全力生产,一周最多也就能供应五到十万人,要消化掉全部迁徙者,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更关键的是,这种临时建筑抗不住寒冬,到时候还得拆了重建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