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娘道:“我没事。”
“早些时候歇下吧。”兰娘傻坐着,被大手一拉,立马乖乖地睡下。
……
第二日,廖氏起了早,吃了饭,就到兰娘家来学怎么制作酱料和制作卤肉了。
兰娘为了让廖氏更快的掌握这些,直接采取了最简单也是最笨的办法。比如熬制炸酱时,她就直接说了肉末,油与各种调料所需要的数量,让廖氏在不熟练之前,便按着数量进行配料,这样怎么都不会错的。
有了这个办法,其他的照搬,倒也是轻松了不少。
基本上一个上午下来,廖氏就把集中酱料与卤肉汤底给学会了。中午直接在兰娘家吃了饭,又学了怎样熬制素面的清汤…
廖氏道:“多亏你这个好办法,不然我这笨笨的,还不知道学到什么时候呢。”
兰娘笑,“这事熟能生巧就好了,等以后熟练了,就自然而然知道各种酱料配制时需要哪几味调料,又需多少数量。”
廖氏点头。
“这些都学会了,可别忘了做面的师傅。不然,到时候亲自上阵,是要真功夫的。”
廖氏拍拍手里的面粉,“听说令岗村那边,有一位做面的老师傅,我家那位今早上大早就出门去了呢。”
又是一次赶集日。
这也是最后一次摆面铺了。兰娘为了回馈顾客,今日的各类面价一律两文。
生意自是不提有多么火爆。
前来吃面的,有不少老顾客,当他们听见兰娘打算把铺子顶出去离开时,难免有些惋惜。
兰娘笑道:“这个大家可以放心,我走了,这面铺自然还有人经营下去。当然还是我家现在这个口味!”兰娘见大家好奇,与大家说了继续经营面铺的,就是这会儿正站在卤肉摊子前的廖氏。
廖氏跟了这么久,生意经也学会了不少,听兰娘在帮她拉生意,忙道:“到时候面铺开张,开业酬宾,会有惊喜给家哦!所以一定要来多多捧场。”
自是有人应了下来。又有人问兰娘一家去了县城,是准备做什么,如果以后还是做吃食,等去了县城,一定照顾生意。
兰娘笑着,“肯定是做吃食呢!到时候要是乡亲们过去,我一定给大家优惠啊!”
众人说兰娘会做生意。
“县城那么大,我们可哪里知道你家在哪儿卖吃食。”
兰娘略微一想,朗声笑着,“大家以后真去了县城,便找人打听‘李记’,到时候我一定把生意做得现在这么火红,大家一打听,就知道在什么地方。”
准备的面条已经卖完,可集市没有散去,街上依旧人来人往。
收拾好东西,兰娘站在桥头,颇为感慨。虽说就要离去,但兰娘想,时过境迁,也不会忘记,初来咋到的她,是怎样的在这里讨生活…
老阿婆把钥匙给她,是让她放置东西,如今她要启程去县城,自然就要把钥匙交换给老阿婆。所以放置在老阿婆后院的东西都得搬出来。这点,廖氏也理解。她笑看着特地过来一起搬东西的胡二郎,“他力气大,好使。”
兰娘听着笑了笑,有男人使唤就是好,哪里跟她那会儿,什么都得一个人做,费劲儿啊!
回家过后,就开始收拾要去县城的东西。其实,除了带上几件置办的衣裳,还带两床在路上要用的棉被,真没什么可带的。路途遥远,物件大了,带着也麻烦。
第二日,兰娘又叫了铁森一起回了大坪村。
不把于氏安顿好,她便是去了县城,心里也不会踏实的。
也凑巧,过来没见着苏武。
于氏见了他们又过来,还是高兴的,“明日就要走了吧?”儿行千里母担忧。虽说兰娘只是女儿,可知道她要去县城时,于氏的心中还颇有些不舍。可又能怎样?女儿终究该有自己的生活。
“明日就走。”兰娘道。屋里好似有那么片刻静了下来,她终是开了口,把今日过来主要想做的事情说了。
于氏听,忙摇头说这样不行。
兰娘道:“娘,这事您一定得答应。我是您女儿,看着您如今的生活,我是怎么都不安心去那县城的。您答应了这事,就当做是让女儿心安吧!”于氏总是在付出。为嫁出去的兰娘,为不争气的苏武。要想说动她,也只能从这点上入手了。
于氏沉默。
连铁森也出声相劝,“娘,以前总是您在为兰娘操心劳累,如今她也只是想让您的生活过的稍微好一点,您便应了吧。您如今年龄也大了,比不得以前还能肩挑扁担扛…”
于氏看着女儿女婿,实在是拗不过,答应了下来。
因为那边家里许多东西都有,兰娘和铁森也只是简单的帮于氏收拾了一下行李。等得装了行李上车,兰娘才搀扶着于氏一起上了马车。从始至终,苏武都没有出现…
等马车回了家,于氏下马车时,陈氏迎出门来,“亲家来了。”
于氏惭愧,“过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