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除了强悍的体魄、过人的战技和惊人的火力外,特种兵还具有超然的心理素质,练就了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危险都不惧、不慌、不乱、不泄气的本领。
§§§第一节 迎难而上:没什么都可以,但不能没勇气
近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在国际各大赛事出现,自1998~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8支队伍参加各种国际的军事比赛,并且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2009年,第十四届“安德鲁波依德”国际特种兵竞赛拉开帷幕。斯洛伐克“安德鲁波依德”军事竞赛从1995年开始举办,由北约组织成员国斯洛伐克军方主办每年举办一次,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大赛,也是北约组织为了加强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提高斯洛伐克军队在北约的影响力并扩大影响范围,专门针对常规军事力量中的空降部队或特种部队而举办的军事竞赛。截止2008年已有17个国家参加,都是北约比较有实力的军事强国。
2009年,参加第十四届军事竞赛的参赛队来自8个国家共12支队伍。除中国是首次参加(一共8名队员,全部来自济南军区)外,其他参赛队几乎是每年都参加,对于比赛的规则都十分的熟悉。所以,中国特种兵相对于其他参赛队来说,在比赛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以及所要面临的重重困难都是不可预测的。
在一个可以进行旅级规模演练的训练基地,湖泊、悬崖、丛林无疑为比赛增加了难度。2009年7月1日上午比赛正式开始,这次比赛要求士兵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完成9个白天和4个夜间科目的角逐,预计行军里程45公里。
跳伞是第一个比赛科目,比赛用的伞具是由北约组织国家制造的,中国队员是首次接触。在比赛前三天的适应性训练中,他们了解到这种伞的背伞区动作与队员平常用的还是一样的,因此还是有一定的信心。
比赛要求从空中350米离机,自由落体150米后开伞,可是在比赛开始后,风速高达每秒11米,跳伞的抗风极限只有每秒8米,这远远超过了极限,而且着陆场地在高于地面120公分的草地上。这些出乎意料的情况将跳伞这一课目变得更加严峻——不跳就意味着放弃,跳则难度系数肯定会加大,存在着高风险。
就在这个需要作出生死抉择的危难关头,一小队队长庄须周迎难而上,率先坚定地跳了下去,其他队员也鱼贯而下,白莲般的伞花在空中绽放。但是,由于强风的作用,队员们好几次差点被缠拧在一起,但他们凭借高强的技术和超强的心里素质化险为夷。
他们尽可能的向靶盘中心靠近,终于其中一名队员安全降落,距离靶盘中心只有几小步的距离,其他三名队员的降落地点也是在距靶盘中心40米范围之内,是12组中落地最集中,跳得最好的一组。
中国队员凭借过人的勇气迎难而上,创造了奇迹,最终获得本科目比赛的第一。庄须周坚定的一跳,体现了中国军人超强的心理素质。队员过硬的技能,使比赛有惊无险,并且出色地赢得了比赛。
军人和企业者是相同的,迎难而上是成功者身上普遍的特质。
司马迁的《史记》有这样的一段记载: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我们可以看到,从古至今,成功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成功就藏于困境之中。
困难是磨练也是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消失,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经历困难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诚如高效能委员会所提出的一个观点:“最大的成功蕴藏在最大的困难之中。超越困难的天堑,你就会找到进入成功天堂的大门。”
成功并不能一蹴而就,成功是在无数的困难中堆积出来的,是在困境中铸造出来的,而生活或者工作就像在逆向划水,不进则退。所以,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就好像中国的那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以前在四川边境上有两个和尚——老和尚和小和尚。到南海去取经,是他们两个共同的梦想。
有一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我明天就要出发去南海了,我来给你告别。”老和尚面露鄙色,嘲笑着问他:“由此地到南海何止千里,一路上山险水恶,我还在准备买舟南下的钱,我准备了这么多年,还没准备好,你又凭什么去啊?”小和尚回答:“一瓶一钵足矣。”老和尚不屑一顾。
过了两年,小和尚从南海回来,去看望老和尚,向他讲解了路上的见闻,老和尚面露惭色。
南海路途何止几千里也?小和尚到达,而老和尚不能至!何也?关键在于小和尚敢于迎难而上,有挑战困难的勇气,而老和尚畏首畏尾终不能到达,任何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在于敢不敢迈出第一步。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是这样。
欧洲人有句俗语:“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