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6-13
春色来的悄然,似乎只是一夜之间,原本光秃秃的树干上就冒出了点点浅绿色的嫩芽。大乾城镇里的街道也随着温暖的来临变得更加热闹,往日里来去匆匆的行者们慢慢放缓了脚步,带着偶然萌发的闲逛心情,在路边驻足挑选几件称心的小玩意儿。
一个孩子欢乐的在街上跑来跑去,厚厚的棉衣让他感觉有些热,便伸手想要脱下来。
温婉的母亲赶紧把儿子拉到跟前,弯腰用干净的袖口为他擦擦汗,又理了理孩子有些凌乱的小衣服,轻声嘱咐要当心着凉。孩子听话的点点头,突然瞥见路边高高插着的一串串糖葫芦,便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着那边告诉母亲自己想吃。
母亲抬头看了一眼,正要皱眉,身边立着的父亲却上前几步将铜钱塞给了小贩,回头将手上那串最大的糖葫芦递给了儿子。儿子见平日里总是严肃认真的父亲这样亲切的看着自己,感到十分高兴,伸手将父亲拉低身子,探头在他脸上“吧嗒”亲了一口。
此时街对面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正在讲着故事,说到精彩处便听到堂下一阵喝彩声。那孩子显然也听见了,突然回头大声对着自己的爹娘说了一句什么。母亲笑着摇摇头,伸手揉了揉孩子软软的黑发,父亲则转头看向了远处的雪山。
那雪山几千年来一直伫立在那里,山顶上的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就连炎炎夏日里毒辣的阳光也无法让那抹白色变得淡一些。隐藏在飘渺云雾中的雪山之巅上有一条长长的铁索吊桥,那吊桥连着的地方便是这人界的圣地——雪域天府。
天府里四季如冬,温度比山下的冬季还要冷上许多,然而除了一些小孩子和不习灵武的左道修者,大部分的天府弟子都穿的极为轻便,让人瞧不出一丝寒意。再加上每日学堂里的朗朗读书声,练武场上的呼喝声,雪松林里的嬉笑声都使得整个天府热闹非凡。
不过,相较于其他地方,澜江阁这几年却十分安静,早已听不见谢问无可奈何的训话和絮儿可怜兮兮的撒娇声了。秋远站在小院里,望着远处的小小练武场,默默叹了口气。
阁中准备餐食的少年提着一个小巧精美的食盒哼着歌向后山走去,冰雪覆盖的地上早已被他走出了一条路,这小路从洁白处伸到青草里,在绿地中划出一条狭长的黄色地皮来。
少年停在一处石门口,将手中的食盒放在地上,正要将里面的碗碟取出来,就见那石门竟然缓缓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身姿曼妙的清丽少女。那少女冲他微微一笑,少年稚嫩的脸便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一般。
少女觉得有趣,咯咯笑了声,便道,“这段时间辛苦师弟了,我已经无需闭关了。”
秋远正在屋内品茶,忽然向门那边看过去,过了一会儿就听外面响起一个清泉般动听的声音,“师父!”
秋远连忙将茶碗放下,道,“进来吧。”
絮儿笑嘻嘻的推门进来,又小跑两步扑进了秋远的怀里,用头蹭了蹭,“师父,絮儿可想死您啦!”
秋远笑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小絮儿,你终于出关了?”
絮儿点头,又抱怨道,“絮儿以后再也不要闭关啦!”
秋远伸出手指戳戳她的小脑袋,“这可是你当初自己决定的,平时不好好练功,关键时候才知道着急。”
絮儿撅嘴道,“那也是师父您惯的。”
秋远瞪眼,“你还好意思怪我?”
师徒俩嘻嘻哈哈闹了一阵,絮儿才坐好问道,“师父,小叶子有没有消息啊?”
秋远道,“叶儿之前来过一次,不过那时候恰好我也不在府里,后来还是门童告诉我的,。”
絮儿哭丧着脸道,“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我现在好想她啊。”她突然抬头问秋远,“师父,那位刑天师伯住在哪里您知道吗?”
秋远一惊,“你要去找他?”
絮儿点头,“小叶子既然回不来,那我就去看看她吧。”
秋远摇头,“不行,那位师伯脾气不好,你若是打扰他训练叶儿,惹他生气,为师都护不了你。”
絮儿扯着他的袖子哀求道,“师父,您就告诉我吧,我就远远的看一眼,绝对不会被发现的。”
秋远不为所动,刑天的境界哪里是这小丫头能明白的,那人的实力就连他都望尘莫及,絮儿就是靠近一步都能被他发现,怎么会藏得住。
絮儿软磨硬泡,就差在地上打滚了,可秋远铁了心的不告诉她,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得撅着嘴跺跺脚,生气的跑出门去,秋远也没拦她。
絮儿跑到外面,找了个台阶坐下来,小声埋怨了她家师父几句。过了一小会儿,她站起来拍拍衣服上的灰尘,便开始向天府各处年纪大些的师兄师姐打听起来。只是那些弟子本来认得刑天的人就很少,更不用说知道他在哪了,絮儿问了大半天也没问出个头绪来,不由更加郁闷。
她垂头丧气的踢着石子儿,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天府的铸造房。房里的大汉们光着膀子忙得热火朝天,絮儿朝里望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