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要问紫霄城到底有多大,几乎所有人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很大!”
如果非要给出具体的这个“很大”的数据,那只有一个传闻为证,一名力师级强者,片刻不停地从城东一直一步一步走到城西,从无半点停歇,竟然花费了整整四十五天。而他走的却是最近的那条贯穿东西的主干道,云霄路。当然,这仅仅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紫霄城的占地面积。其之大,无人再有半点怀疑,更多的则是惊叹和无边的震撼。
如果有人要问紫霄城到底有多少人,几乎所有人都会摇头或者绝大部分人给出的回答也只有两个字:“无数!”
三十年前,魏帝国无涯大帝下旨普查帝国人口。据悉,此项工作数十万人共同参与,花费数年时间方才基本完成。
作为魏帝国首都的紫霄城,官府实际在册登记的主城区常驻户口一共是三千七百八十二万四千零六户,累计一亿八千九百一拾二万零三十人。如果把那些个流动人口也粗略计算进去,全城人口估计得突破三亿!全帝国人口则超过六十亿!这个数据,经各级官府公示后,立刻引起轰动,每个人都惊叹不已,并由此而生出自豪之心,为自己身为魏帝国公民而骄傲。
三亿!如此磅礴的人口居住在这座城市里,城市之规模的确很大,人口数量的确惊人。
三十年过去了,原来的郊区现在也已形成闹市,城市面积扩大了不知多少,大家都知道现在城边的护城城墙,已经是七十四道!魏帝国人口越来越多,首都紫霄城越来越繁荣,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帝国臣民和外国客商络绎不绝。
大家都认为,紫霄城作为魏帝国的首都,大得理所当然,大得让人心生景仰。其政治、文化、教育、经济、军事中心的地位名至实归。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比它大的城市还有很多,但在南州、在魏帝国,它只能是独一无二的。
杨康此刻正看似悠闲地靠在城中茶楼八楼临街的窗台旁,静静地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内心似乎无比惬意。远远望去宫殿府宅、亭台楼阁、市井楼房、百姓住所鳞次栉比,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街道上人口稠密,商铺云集,远远看去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喝茶听书;有的人在看相算命,问卜前程;有的人在酒楼饭馆进餐,品味佳肴。
街道两旁有茶坊、酒肆、旅馆、肉铺、庙宇、公廨、小摊等等。
商店中卖有各种兵器、灵丹妙药、修仙妙法、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各种各样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炼器锻造、看相算命、修面美容、演武杂耍,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在一些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或悬挂市招旗帜,或大声吆喝招揽生意。
街市行人,三教九流,妇孺老幼,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这些人中,既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还有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市井商贩的叫卖声,妖兽坐骑的嘶吼声,黄口小儿的追逐嬉闹声,学堂传来的朗朗书声,声声入耳。
因城内布置有禁空阵法,所有人不得冒犯天威,就算是那些高阶大修士也只得乖乖地在街道上行走,个人实力在国家体制和群体中,总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你可以对抗十人
百人、千人……那数万人,数十万人,数千万人呢??正所谓蚂蚁啃死象,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更何况,负责维持治安和拱卫首都的军队,纪律严明,装备精良,每个人都在各个部队经过层层选拔,再经过严酷的训练,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除了疯子,没有人想在这里找不痛快。
城中一些交通工具或是交通法器也随着历史的车轮应运而生,力士阶人力抬行的轿子、可骑乘的各种妖兽、牛马车辆、镶嵌灵石而催动运行的车辆、传送阵……形形色色,样样俱全,没有人会为因为城大而没能及时到达某处目的地而担忧。整个紫霄城的运转,在各个部门,无数人的支撑下,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好一派歌舞升平、热闹非凡的帝国都市的繁华景象!
南宫蓉蓉在进城后不久就和杨康告别,翩然回家而去,说是以后应该还有见面的机会,只给杨康留下一个地址,说是若有难处可到此地去寻访。
在同行的时间内,南宫蓉蓉自然知晓了杨康此行的目的,给了杨康很多的建议和祝福。
南宫蓉蓉的很多建议让杨康受益良多,对于通过翰林书院的考核把握又增大了几分。
不知道为什么,在南宫蓉蓉转身离去的刹那,杨康心中竟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似乎失去了什么,十分怅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南宫蓉蓉宛若仙女下凡,倾国倾城,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再加上其知书达理,谈吐不凡,都让杨康内心好感大增,一丝情愫悄然而生,自然是我本将心向明月了。
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