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且看今朝> 第37章 起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起义(1 / 2)

风轻轻吹过,吹打在认得身上使人有上一份眷恋,一份微倦,一份惆怅。

夏天雨后的风,带着泥土味和雨腥味清新人的心脾。

锦州城里的统帅府一处刚修建好的凉亭,里面坐站着数人。

“王爷,之前预留下来的土地现在都已利用了起来,学堂用了一部分,还有驻军留了一点,剩下的都由新成立的工商会管辖,正在修建房屋或者购置器材等事情。”高邦佐作为一城主官劳神劳心,什么都是他官,断案判案是他,到处建筑营造是他,各地整理调节还是他。

“留下的军队驻地,留给正在路上永平来的军队。”朱由学双手叉在胸前说道,别人都快忘了他还有一支军队,他可是没有忘记,虽说这支军队烫手,但好饭坏饭他都是饭,用的好就不浪费。

“王爷,这商业上的事正在筹运,锦州也快修复结束,我们是否准备收复些失地?”随着京师和永平的相关人员一起来到锦州的洪承畴,虽说维重、沉静,但毕竟寸功未立,看着自己身边的人那说话口气,行走姿态,令他那安稳的心荡漾不已。

“是啊,王爷,洪大人说的对。”被朱由学几番冷落,惩罚的朱大新这一次也随着众人一同来到锦州,他的眼神比洪承畴更是炙热,那种好战、立功的**看的人心里毛骨悚然。

朱由学见这二位算是请战的请战,笑而不语,转头望向正坐在石桌旁,左手撑在大腿上,右手肘支撑在桌面上,手里端着景水杯,喝着被冰冷过的茶水。

“碑建造好没有?”朱由学顺手从桌上抄起一杯水,咕噜噜的喝下去,其他书友正在看:。

卢象升听到朱由学的问这是在问自己,连忙将嘴中的茶水咽下肚,放下手中的水杯,双手握拳,又抹了抹嘴。“快完工了,现在正在铺设周边的地砖。”

“嗯,一切都等碑建好后再说。”

洪承畴和朱大新听到朱由学这么一句话,心都快凉了,他们知道按照朱由学的性格,这碑建好后肯定还有后事,这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孙文才和孙承宗二人的过往经历有点相似,在周围数人中年龄也接近,思想、文化、性格基本一样,除了世俗中的身份不同。只见他二人,笑眯眯的坐在亭中一角,不知道在谈论着什么,还是不是看向朱由学他们。

到了饭点,众人皆准备去食堂填肚子,一行人走在路上笑声朗朗。

姚全本提前去食堂为朱由学他们打好饭菜,却因一件事而不得不匆忙赶回来告诉朱由学。

事情看起来就好比是隔靴搔痒没多大意思,但从这件事的背后可以看出这件事的危害性是如何的大,也给那些整日工于心计,一心整人,不思治国安民,辅助君王的朝廷臣工以及整日以玩为主的皇帝,敲响了警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道理,朝廷诸公都懂,但他们却不加以阻拦,只是哪里起火,哪里灭,就一救火队的形象。

“白莲教?你们有人知道吗?”朱由学皱着眉头,扫视着房间里的众人神情。

安静,安静,安静!

卢象升站了起来,对着朱由学单膝下跪。双手抱拳,道:“还请王爷降罪”

“象升,你跪下为何,快快起来。”朱由学等人没有一个不是人精,知道卢象升必然与白莲教有点关系。

“象升死罪,象升家族有人与邪教有关联,”卢象升低头低语,话语间有些哽咽,也有些无奈,更有些恨。

“象升起来吧,这件事与你无关,罪不及家人,何况还是与你只是同祖的兄弟,快快起来。”朱由学听完,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亲手上前去扶卢象升。

旁人也知道前因后果,纷纷劝言,宽慰卢象升。

白莲教,复杂又神秘的宗教,起源于南宋,崇奉弥勒佛,起初,教徒谨葱乳,不杀不饮酒,是为白莲宗又名白莲菜。后逐渐演化为民间社群组织白莲教,多次兴风作浪,时间长,破坏大。

明朝的创建者太祖皇帝朱元璋,他本就白莲教一支明教教徒,但建立明朝后,便将白莲教列为邪教,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府都无时无在打压白莲教。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都是贪婪的,既然贪婪,就会有漏洞,处理事情来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白莲教势越来越大。

王森,原姓石,名自然,后改王道森,再改名王森,直隶蓟州人。幼习皮匠,后以救狐得信香而创闻香教。自称闻香教主,再创弘封教。与无为教、棒检会多相联络,支派繁多,自称白莲教教主。因其长期传教,教徒遍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多至二百余万。

万历二十三年,王森以左道乱正之罪被捕判刑,行贿得释。继而入京传教,于万历四十二年再次被捕,万历四十七年死于狱中,年七十九。王森死后,其子王好贤继续传教。

徐鸿儒,山东钜野人,后又迁到郓城,万历末年,在山东传播白莲教,被推教主。武邑于弘志聚众创办棒棰会,与王好贤相联络。三方密约于天启二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