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且看今朝> 第44章 扫荡周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扫荡周边(2 / 2)

认为先派使者前去,同时上书朝廷奏明圣上。以示断决。”

高邦佐压着心中那团想报仇的火焰,折中的提出解决方法。其他人也佩服高邦佐的隐忍,这么多年,虽没有手刃敌贼,但也不曾忘记仇恨。

朱由学并不了解这些外交手段,但不妨碍他学习,现在的他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起码学会了听下面的意见。他没有做出什么决定,而是将目光锁在了卢象升和洪承畴身上。人到用时方恨少,他现在感觉自己在怎么也是一个亲王,还是整个大明最有‘权力’的亲王,怎么就没有那些人才贤达来投,现在的手下还都是自己找的,怎么着也有着后世的记忆,说出去还真是丢人。

卢象升和洪承畴被朱由学这么盯着一看,两人相互余光一扫。洪承畴先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拱手向众人行礼。“王爷,各位同僚,我们锦州经过王爷的带领下,已经进入了全心的发展时期,战争必然会影响到锦州的发展,但若是用一战来定局周边,威慑北方诸部,必然可以加快锦州的发展,和兵力的从新部署,??????”

洪承畴现在属于军方的人,看着卢象升他们一批人已经有了战功,很想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挥斥方遒。但在统帅府有文职在身,所以战和两边分析,以战促和。

一脸平静的洪承畴,内心在澎湃着,这几天朱由学闭关,他和卢象升没少商量着战争之事。连远在永平整理行营撤离后事的孙传庭,也很是希望参与到此次战争中,立上功勋。

现在这毅王府的长史之职已经由高邦佐代理,孙传庭变成他们的后勤大管家。

朱由学听出了洪承畴的话意,脸上露出笑意,又看了看卢象升,只见他点点头。当即决定,派出使者,由洪承畴领队,带着全营刚集合好的模范营出使锦州附近的蒙古诸部。

卢象升坐镇锦州调度兵力调配,高邦佐率领的官府下到边地,迁移住在那里的百姓。

战争未起,风云大动。

下达一系列命令后,又书信数封,派人快马加鞭送至山海关,永平,京师和皇宫。

四月,春末,早晚还有些冷意。

农田里也是忙碌一片,由蛮夷之地引进的玉米等物,农夫进入田间开始将种子种撒在田地里。

来往的军队,行走的货物都比往常多了,官府还拿出钱银粮草,支付给正在道路上平整修理道路的民夫。

官府给民夫钱物,这在整个大明还独此一家,百姓们也高呼毅王贤明,高大人清明。

永平行营已经全部都迁到锦州,锦州的兵力也增至六万,那里现在只留下不到一百人驻守,毕竟那里还属于朱由学的势力范围,孙传庭临走前在永平城的各大酒楼,摆上筵席,请当地有头有脸的吃饭,当然了,也带有恐吓之意,敲诈不少钱物,被当地人称为‘鸿门宴’。

赚现不赚骗,孙传庭这后勤大总管压力太大了,偌大的家业,朱由学也不给别人喘息的机会,连续置办了多少家业,又加上锦州那几十万张口,想想孙传庭背后都是一身冷汗。

之前,感觉治国平天下,那就是轻而易举之事,现在有了权力,才知道其中的难处,也知道为何贪官总是净除不清,里面的道道太多,自己这么长时间也不敢说全部了解其中的各个门路。

京师的毅王府他接到消息,又贴出告示,广招各类人才前往辽东,又从国宾馆和王府里提出两万两白银送往锦州。朝廷这一次算是安稳,接到辽东的消息,暂时风未起,居于深宫养病的朱由校,很是欣慰,自己这个弟弟,虽说无缘帝王之位,但一代贤王之名是跑不了的。

想到朱由学元年没有接受皇太弟的称号,朱由校一阵唏嘘,他的皇后现在也怀孕了,听御医说妊娠期在闰十月,算着日子也就八个月左右,一想自己也快有孩子了,心里便是一阵欣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