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东方不败在清朝> 20途中暗计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途中暗计较(2 / 3)

皇阿玛昨日如何,营中情形如何?”昨夜他派了人回去报讯,那些人赶回来后自然也带了营中信息给他,但之前他顾着胤禟身子,得知营中无事也就罢了,根本没有细问。

而且,胤禛那时不知胤禟遭遇的真相,自然不会有目的地派人探听,所以得来的消息太过寻常,也无大用。此时有胤禩在,自然要先行探问一番,预备着回去应付。

胤禩不知他话里深意,听着只像是胤禛出来一夜后挂念康熙,但因有了先前的疑心,他回答时倒是斟酌了一番。下意识又去看少年的神情,却发现,胤禟也是正巧看了来,眼中给似乎也有探询之意。

想来胤禟无端陷在林中耽搁了一夜,虽是可怜,可也是因他轻纵入林的缘故,恐怕他心中,也正担忧这回去后皇阿玛的责问惩罚吧。胤禩心中一软,便是对胤禛的问话还有几分斟酌,他还是把他知道的情形都说了,而且说得很是细致。这一说,自然就不得不提及太子胤礽。

东方不败一听“太子”二字,心中就一声冷哼,眼神随即移开,手指攥紧,指骨都发白了。

胤禛察觉他情绪有异,把揽住他腰下的手往下移动,探入披风里头握住了少年的手。

东方不败自然是要挣脱,可未免被人怀疑,动静不能太大,试了两回都没成,反倒把自个气得心口发闷,转念一想,便不去管他了。这么十指相扣,有一种……安定的感觉。

胤禩满心关切着胤禟,也看到了少年脸色有些变化,但他不知缘由,只以为他神思困乏不耐烦继续听便是。胤禩一想,便放轻了声音,慢慢儿把昨夜后来情形说了。

胤禛面容冷静,认真听着。而东方不败脸上虽有几分蔫然疲倦,仿佛心神不属,但实则也是把胤禩的话一句一句听进了心,他实是想知道,那太子胤礽是如何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而他们的那位爹爹,不,皇阿玛又是如何态度。

以东方不败这等江湖人物,自然不会猜到一个皇子迟归或是失踪,能闹出多大的事来。因而一听胤禩叙说,他顿觉诧异不解。

原来昨夜胤禩和胤禛一样,都领了几百侍卫出来寻找胤禟。而跟胤禛不同的是,胤禩那头的侍卫领班老成持重,是个极稳妥的性子,一看出来的时间长了,离得营地也远了,便强劝胤禩回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即便胤禩再三坚持还要继续,最后也是无法,只得被他硬带回营去了。

胤禩虽是抑郁,但也希冀着回营之后能见着胤禟,没想却失望了。不说人没回来,就是胤禛那边传回的消息也说是仍未发现踪迹。此时他自然知道,胤禟不是什么迟归,而是遇到了大麻烦。

那时胤禩心里又着急起来,只想着立时去见康熙,恳求再次领人去找。可没想到他回了营中,就被侍卫们半是护卫半是强迫着直接去了康熙营帐。

他心中虽惊讶,但很快又冷静下来,又见来人是康熙身边见惯了的人,也稍觉放心。及至入了康熙营帐,见营帐里头除了康熙,还有太子胤礽以及其它阿哥们,胤禩先是疑惑,但明白过来后又生出几分嘲弄之意。

主帐内康熙坐在床榻上,正闭目养神,脸上也有几分困倦神色,他的床榻两边肃立着两位高大精瘦的侍卫,都是面无表情普普通通的样子,却是康熙身边深藏不露的大内高手。此时只有太子胤礽坐在床边矮凳上侍候着,其余阿哥们都离着五六步坐着。

帐中的氛围有几分肃穆凝滞,这皇帝阿哥们虽是共处一室,却是明松暗紧、亲疏分明。

因而胤禩见此,心中不由一哂。

康熙贵为天子,自然不会轻易历险,他召他的儿子们来他营帐中作陪,一是此处安全,有相护之意;二也有几分是心中见疑,把人叫来放到眼前搁着,若是他们想要闹什么,也不可能了。

康熙一番问话之后,胤禩把出去寻人的情形说明,随后又提出再出去寻人的事。康熙听完却只是沉吟不语,摆摆手,没有答应。

胤禩还想开口,却被太子胤礽话语打断。

原来康熙把胤禛和胤禩两人派出去之后,想及今夜胤禟未归一事情况未明,虽不可轻动,但也要早作预备,便把阿哥们都唤来了他的营帐当中,外头也跟着布置起来,先是派了兵紧紧护卫主帐,而后又是往各处巡视戒备,警惕四周那些塞外王族,以防生乱。

没成想,就是这般严密以待,还是有两处乱子出现。一是一位蒙古王子饮酒吵闹,想要出营走动,与那些个监视戒备的军士争执,两方人竟打了起来,闹出好大动静。偏偏这动静又生在西南方放置粮草的不远处,消息传来时康熙也不由震动,急急派了人去控制。

这西南方的冲突还未消停,又有另一处喧哗起来,却是大营的外围。这回地方离着远,但事儿却不小,竟是出外巡视的侍卫们发现了一具尸体。回来报讯的人禀告说,那尸首是个三十左右壮健男子,面容寻常浑身黑衣,配着一柄锋利的长剑,也看不出身份,侍卫们寻遍了他身上也未发现伤口,无端死在那儿很是蹊跷。

又是骚乱又是黑衣死者,这两件事一发生,便是沉稳如康熙,也不由心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