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渭北上门女婿后传> 第一百九十八章 瑰丽的珍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八章 瑰丽的珍宝(1 / 2)

大叔还在仰望着,德仁问道:大叔,你说,鼓楼有什么缺点?

大叔说:鼓楼本身没有缺点,就是缺少一样装饰品。

什么装饰品?

大牌匾啊。你看过去大户人家门楼上都挂有牌匾,上面写的“宽仁厚德”呀,“积善人家”呀,显得多么有气派。

德仁感慨的:大叔,你说得对。不过你能想到的,古人早就想到了,鼓楼南北两面本来都挂有大牌匾的,南边牌匾写的是“文武盛地”,北边牌匾上写的是“声闻于天”。可惜在文革中被造反派当作“四旧”给毁掉了,不过我想大牌匾以后一定会恢复起来的。

大妈叹了口气:造孽呀,好好的东西为啥要毁坏呢?咱们县上城隍庙前面的牌楼多好看,多气派,红卫兵说了一声“破四旧”,绑上绳子稀里哗啦就给拉倒了。唉!老百姓还是盼望安安生生过ri子,再不敢搞什么运动了。

说说话话,来到了碑林,德仁买了三张门票,他们进去参观。大叔一眼看见大墙上有“文廟”两个大字,笑嘻嘻地说:原来这是丈廟。

大妈笑了:你是啥眼神?明明是个文朝。

德仁说:这两个字既不是丈廟,也不是文朝,分明是丈朝嘛!

大叔大妈齐声称赞:还是你的文化水平高。

接着三人哈哈大笑,他们知道自己演绎的是一个读白字的笑话,两个字全读错的人反而被赞扬为文化水平最高的人。

德仁说:我们参观的这个碑林博物馆,在古代是把文庙、府学、碑林建造在一起的,可惜在1959年,供奉孔子的大成殿被天火烧毁了。

他们越过棂星门、泮水桥,进入东庑展室参观,内容是社会发展史。虽然只有四五个观众,年轻的女讲解员还是热情地为大家讲解着。当讲到由猿变人时,大妈笑了:过去,听学生说人是猴变的,我还不相信,现在经同志这么一讲,原来猴真的能变人哩。同志,动物园的猴子啥会儿能变人呢?到时候我真想去看一看。

女解说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哪里经得起大妈几个问题?结结巴巴的,一时还解释不清楚:大妈,这个猴,那个猴,不是一种猴,这里说的是猿猴。古时候猿猴能变人,现在就变不成了……

女解说员一着急,满面绯红,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德仁来解围了:大妈,这讲的不是眼前的事情,说的是远古时代的事情。很早很早以前,世界上还没有人类,一些古猿离开了森林,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使用工具,学会了劳动,经过了几万年、几十万年,才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再说,猿比猴大,猿比猴聪明,即使在远古时代,变人的是猿,也不是猴呀。

大妈恍然大悟,握住解说员的手,连连道歉:姑娘,对不起,委屈你了。我这是听三不听四,一知半解,向你胡乱提问,这不是难为人吗?经过张老师这么一解释,我总算明白了那么一丁点儿,嘻嘻……

于是继续向前参观,当解说员讲到母系社会时大妈止不住又喊起来:哎呀,人们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这个社会不是乱了套吗?

大叔碰碰大妈的胳膊,不让她说,可是哪里能捂住她的嘴呀?这一次,女解说员稳住了阵脚,不慌不乱,有条不紊地解释着:大妈,不会乱,绝对不会乱套,女人统治社会比男人更厉害。武则天做了几十年皇帝,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点也没有乱套。

当然,大妈所说的乱套不单是指社会秩序,更多的是指男女关系,可是她一看解说员是一个女孩,有些话没法说出口了。而女讲解员是以科学的态度讲解母系社会的,习惯了,也就不存在什么不好意思了。出了东庑展室,进入西庑展室,看了中国历史展览。他们通过绿荫甬道,来到碑亭前。讲解员指着碑亭顶部两个烫金大字“碑林”说:你们看,这两个字笔体苍劲雄浑,凝重大方,使人看了不禁肃然起敬。大家自然要问,这两个大字是谁题写的呢?一不是唐代的柳公权,二不是宋代的苏东坡,而是清代的林则徐,大家想象不到吧?可是这两个字确实是林则徐题写的。林则徐因为虎门销烟被撤职,到xinjiāng屯田以后来到西安,做了一年陕西巡抚。

德仁仰望碑林两个烫金大字,果然是颜筋柳骨,刚正不阿,字如其人。讲解员顺着三个石台下到碑亭的方坑内,仰头望去,这个巨大的石碑已经快挨着碑亭的顶部了。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女解说员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情:这个《石台孝经》是唐明皇手书的《孝经》碑,是碑林中最大的碑石,安放在碑亭里可以说是顶天立地了。唐明皇书写的隶书,华丽大方,洋溢着盛唐时期一派升平富贵气象。

女解说员搀扶着大妈一步一步走上石台,大妈恍然大悟似的:我才明白,为什么把这部《孝经》称作《石台孝经》了。

德仁搀扶着大叔走上石台,大叔也乐了:我也明白《石台孝经》的来源了。

女解说员领着他们参观了碑林的七个展室,她无比自豪地说:这里收藏了2300多方碑石,展览的有1000多方碑石,都是汉魏以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