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大剑> 【评点本】113三章 抚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评点本】113三章 抚励(2 / 2)

国事。这些票目随时带在身上。就是随时防身用的。】”说着掏出几张单子。内侍接过。送到紫宸台上。

隆庆拿过來一瞧。上面尽是些亏空数目。登时脸色微僵。

财政方面的亏欠在嘉靖二十几年就已开始连年递涨。国家现在打不起仗已经是个既定事实。面对这样的现况。仅仅强调民心士气的重要亦无济于事。在这薄薄的几页纸面前。自己刚才所说一切都显得外强中干。

他见这几张单子上并无内阁签字。知道还不是终定数目。徐阶神通广大。很多烂账呆账。经他努努力还有平复的可能。也明白他把这单子递上來。是想要冷静一下自己。当下笑了笑。命内侍将票拟单子送回。说道:“朕已说过。今日娱乐为主。国事以后再办。阁老何必如此心急呢。”

徐阶面对送回的单子。两眼空空不着一物。缓缓道:“老臣年事已高。头脑昏愦。办事早已力不从心。李次辅和陈先生都在年富力强。居正也是如日中天。有他们在朝。天下无忧。老臣前者已向皇上提请过一次致仕还乡。不知可有决议。还请皇上示下。”百官闻言登时一阵哗然。

隆庆微微皱眉。如果说刚才还是在警示。那么现在明显就是在置气了【娴墨:徐阶何等样人。局面已经到了这步。能看不出隆庆事先有安排。有东厂在。所有的突发事件在皇上眼里都不是突发。封小常这道旨压在事情爆发后和一上來就颁布。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老徐这会儿是知道自己上套了。置气二字。岂是轻易能下的。此非写徐阶置气。实写这面前一切。隆庆自己心里最有数。】。然毕竟明其心迹。知道他也是谋国之人【娴墨:字法。谋和治、辅不同。两码事】。不愿深加计较。一笑道:“阁老玩笑了。姜太公年八十未曾言老。何况阁老才刚过耳顺之年呢。”一摆手:“來人哪。给阁老上戏。咱们也跟着一起顺顺耳。”在众官笑声中。内侍传召。曲声奏响。一桩大事。就这样轻轻遮过。

随着悦耳的丝竹声。梁伯龙率几名戏子琴师入殿。参拜已毕。行腔走板。扮唱起來。【娴墨:妙在开戏用如此接法。原是挑徐砸阶。竟成遮徐递阶。全用反调。如风雷暴雨之后。忽见春光。】

这头一出垫场小戏【娴墨:妙在给皇上演也不直入正題。何以故。戏是这么个演法。也是这么个听法。任你是天王老子。也得顺我的节奏。否则学陈世美听戏“掐头去尾唱一段”。使活使得不爽利。听也听得沒滋味。】名为《狂鼓吏》【娴墨:与詹仰庇事相映成趣。】。是《四声猿》中的一出。说的是弥衡在阴间做了官。听说曹操已死。赶忙來阎罗殿。又将他臭骂一通的故事。众官瞧着曹操被弥衡扯着胡子忽东忽西。一会儿讽刺挖苦。一会儿连骂带批。时而戏谑滑稽。时而又痛快淋漓。一折听罢。无不鼓掌称善。【娴墨:垫场亦不可忽。曹操者谁耶。汉丞相也。射谁不问自知。曰梁先生必知金吾之心。开场方设此戏。大戏子什么不懂。】

刘金吾瞧着隆庆表情满意。心里也暗暗生美。

戏子们下去换装。隆庆将梁伯龙唤住。笑道:“梁先生。朕可是久仰你的大名啊。”梁伯龙低头道:“弗敢当。”隆庆淡笑道:“先生不必多礼。说起來。朕与你的恩师魏良辅也算是老相识。当年他任山东布政使。每次到京师述职。必有一帮文人雅士相聚。共同谈说音律。厘板排腔。一时风流满堂。蔚为盛观。朕当年还小。听魏先生一曲。数日饮食俱废。真是回味无穷啊。不知魏老先生如今可安乐否。”

梁伯龙深深一躬:“回陛下。恩师他老人家致仕之后。回到家乡太仓著书研曲。后來贫病致盲。晚景凄凉。已在去年亡故了。”他用了北方官话的音。刻意压制自己的方言。好让众人都能听懂。

隆庆目光一涩。喃喃道:“原來如此。可惜。可惜。”众官瞧着梁伯龙。都觉此人太不晓事。正值高兴时候。却偏说这些來填堵。李春芳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影。人生各有际遇。魏先生能留下‘曲圣’之名。必当流芳后世。且有梁先生这样的高徒将昆腔发扬光大。也足慰其在天之灵。”隆庆笑道:“李阁老所言极是。梁先生。这垫场之后的大戏。想必更是精彩绝伦。”【娴墨:梁家班要开大戏。亦正是此书要开大戏也。可谓戏中套戏】

梁伯龙躬身道:“草民有一出新戏。自编成之后。从未公演。今日正要献与陛下。”

刘金吾暗想那《精忠记》也是老戏了。虽经你改过。却也算不得新。沒想到你这梁家班主大名在外。也來玩这种噱头。心下暗笑。

常思豪听到此处。心中又复提紧。偷眼向戚继光望去。却见郭书荣华正笑吟吟瞧着自己。登时感觉心里被刺了一下。仿佛所谋一切。半分都沒逃过他的眼去。

隆庆四顾群臣道:“呵呵。如此说來。咱们大家倒是赶上首演了【娴墨:演戏当堂一气呵成。比连载畅快多了。笑】。今日可要大饱眼福。”众官都附合称是。隆庆问道:“但不知先生这出新戏。是何名称。”【娴墨:倩肖夫斯基休息一集后强势回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