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大剑> 【评点本】151一章 警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评点本】151一章 警讯(2 / 3)

兼得孔明周郎之智,孟贲夏育之勇,上有圣恩眷顾,下面士卒服膺,挥洒纵横,无往不利,哪用得着向荣华借风,倒是荣华要趁此机会要向您老多借借光,这厂里蓬荜生辉,才显亮堂呢,【娴墨:你借我风,我借你光,大家一起都风光,小郭俏皮可爱】”老将听得哈哈大笑,郭书荣华含笑引手道:“來來來,老将军里边请,里边请,”

二人携手揽腕进了正堂,和众人叙礼已毕,郭书荣华又将他带到常思豪这桌,小山上人早已提前站起,与这老将军亲切招呼,显得甚是熟悉,郭书荣华又给常思豪进行介绍,言说这位老将军便是闻名天下的俞大猷【娴墨:俞老号“虚江”,当以俞虚江称之,方显亲切,然恐知者太寥,小常更未必清楚,说來反显生,小郭周到之至,】,常思豪暗惊道:“原來他就是把荆楚剑法传入少林的俞老将军,”赶忙深施一礼:“常思豪见过老将军,”

军中人物背正腰直,自有作派,俞大猷带兵多年,双睛透电,在常思豪这身段上一扫,便能闻出些许军旅气息,微感讶异,道:“老朽久在广西,对京中风物都不熟悉了,不知侯爷是哪位王家之后,”

徐三公子笑道:“老将军这就有所不知了,常侯爷是凭军功受爵,他的事情说來话长,您还是坐下來,咱们慢慢说,”

俞大猷登时脸色便有些不悦,嘉靖一朝除了俺答犯边、倭寇作乱、各地有些造反起义外,大体还算和平稳定,隆庆帝登基以后也沒有什么大的战事,沒有大战事,哪來的军功,自己从嘉靖二十一年到现在,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立的功劳堪称两朝武官之冠,如今却也只不过是广西总兵官加都督同知的虚衔,此人小小年纪,凭什么位列王侯,尤其这话由徐三公子阴阳怪气地说來,让人既不爱听,更不爱看,登时身子一挺,便不坐下,道:“这一桌都是公子王孙,我一个老头子,只怕和大家说不到一块儿啊,”一抬眼瞧见角落里的戚继光,露出笑容:“元敬也在,好,咱俩凑凑,”

郭书荣华忙在手上加力,笑道:“老将军这又何必,”侧身唤道:“戚大人,,來來來,过來这桌,一起陪陪俞老将军,”【娴墨:如今戚继光之名远较俞老为盛,全因有戚家军而已,和俞老一比,继光生活作风很不怎样,明当代评价也一直是低于俞老很多的,俞老本领是武林人传授,为人也有剑客之风,与寻常官吏不同,】

俞大猷使个眼色,想让戚继光别动,不料他却站起身來,躬着腰陪着笑走了过來:“志辅兄,一向可好,元敬给兄长问安了,”俞大猷一瞧他这模样腰酸骨软的,哪还有半点英雄气概,脸色更是不正,问道:“元敬,你莫不是病了么,怎地背也驼了,腰也不直的,”

戚继光左右虚顾,涩涩一笑:“是,是有一些,在外行军打仗惯了,一驻京师,这身子不知怎地便绵软了不少,”

俞大猷皱起眉來,想起这老战友怕老婆名声在外【娴墨:非俞老抖底,实作者又在用老乡揭盖儿,给金吾之言加侧证,笑】,莫非是被偷养那几个小妾淘空了身子【娴墨:有史料可查,真脱避不得,戚大人哪,你活着时有狗仔记录,死后又有作者來挖坟,请问您此刻心情如何,戚继光(挺起胸部遮掩镜头):不好意思,其实我姓黄,你找错人了,】,不悦道:“你比我年青二十四岁,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怎可这般颓迷,唉,这刮骨钢刀你就……”郭书荣华笑道:“哈哈哈,老将军鞍马劳顿,还是坐下说话嘛,來來來,”说着亲自搬过椅子,扶他坐在丹巴桑顿的对面,作势又要去搬,戚继光知趣,赶忙自己搬了一把,坐在俞大猷和丹巴桑顿之间,

俞大猷和戚继光并肩作战多年,说话向不顾忌,见桌上徐三公子脸带谑笑,自己总不能当着这公子哥暴老战友的短,被郭书荣华拦下,也便不再多说,但坐下一瞧常思豪,颇不顺眼,又见自己身边是个半大孩子,穿着官服,一对柳叶眼骨碌碌转來转去,古灵精怪,更出奇的是对面还有个西藏和尚,这一桌人不知怎样凑來,心中更觉诡异,徐三公子适时扇起小风道:“老将军一定奇怪皇上的封赏为何如此之重,其实侯爷的军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曾经救过驾呀,俗话说的好,功高莫过救驾,计狠不如绝粮,只怕在皇上心里,还嫌这二等云中侯,封的小了哩,”

常思豪心想:“看來这草包至今仍不知长孙笑迟等人曾想谋害皇上,这事和你大有关联,要不是涉及宫廷秘辛,被皇上刻意压下,说出來只怕把你吓尿了裤子,【娴墨:笑,别着急,人这东西难说,屎尿來得可快,】”

若是别人來解说,俞大猷心里的火还能拱一拱,听徐三公子來扇风,他反倒不受这个激了,哈、哈地笑了两声,道:“是吗,难怪啊,谁让咱运气不佳,只能在南方平平山、灭灭岛,抓点海上來的小矬贼呢,”

常思豪忙又再度站起躬身:“倭寇为害多年,祸乱极大,老将军和戚大人都是劳苦功高,我不过是一军中小卒而已,机缘巧合,暴得虚名,怎能与老将军相提并论,”戚继光忙道:“侯爷不必如此,志辅兄,你是有所不知,这位常侯爷一副英雄肝胆,真是义勇侠烈之人,我在京师多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