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大剑> 【评点本053】三章 薄冰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评点本053】三章 薄冰叹(3 / 3)

调。助力良多。”刘金吾道:“唉。一点小事过去这么久了。您还提它干什么。只要青藤先生重见天日。那便比什么都强。唉。最可惜的是胡少保……”说到这里一脸沉痛。声音竟有些哽咽。常思豪和梁伯龙听了也都一叹。徐渭却仍面无表情。眯着眼睛。似听非听【娴墨:虽然说戏子擅观人颜色。然徐渭洞察力之强。远非梁伯龙可比。盖因戏子只察人好恶。军师则要慎于生死】。顾思衣给他介绍。说刘金吾是当年兵部尚书刘天和的孙子。他也只是嗯啊应付。看不出有何热情。

刘金吾善于调动场面。虽然热脸贴了冷屁股。却毫不在乎。又笑着拉常思豪问这问那。时到中午。他顾念着宫里的事。这才起身离开。秦绝响吩咐摆酒。却懒得瞧徐渭那副样子。找个借口也走了。

酒桌上剩下常思豪、梁伯龙、顾思衣和徐渭四人。梁伯龙就责怪起徐渭來:“侬这人也忒拉怪哉。胡部堂是嘉靖十七年中的进士。当初到刑部、兵部等处观政时。刘天和正任兵部左侍郎。可以说是胡少保的前辈哉【娴墨:一攀都是亲戚朋友。所以官官相护这话不好说。同朝为官彼此认识有走动。是必然的。人情往來谁能说不对。然官场很多事弊都是这么來的。】。侬对人家后代这样一副面孔。这未免有些太弗近人情哉。”

常思豪笑劝道:“忠良之后未必忠良。贤愚不等。或有不肖。前辈如何是前辈的事。后人如何。那也得斟酌着來。青藤先生审慎一些。不算不对呀。”

徐渭好像重新认识一遍似地。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娴墨:不是想不到这老粗样人也能说明白话。而是在看他此言是否出于真心】。问道:“这刘金吾。你们是如何认识的。怎会如此亲近。”

常思豪就把经过说了。徐渭道:“这人大有问題。还是小心些好。”常思豪道:“这话怎么说。”徐渭道:“天下之士。多有名实不符之辈。他不辨不察先奉承一通。显然尽是虚情客套。世人都知我感念胡宗宪的知遇之恩。他提胡少保。其实毫无怜悯痛切。意只在引我动情。才好拉近距离。你们都沒有和胡少保共过事。闻之一叹也合本分。可他的表现就有点假了。不过这还是他年轻。以此人的鬼道。再过个一两年。想看透他的心机。只怕就不大容易。”

常思豪一笑:“官场上的人是这样的。虚情客套总是难免。”

徐渭掩口忍住了咳嗽。道:“不然。你们刚才闲聊别后经过。他的问題看似不经意。却多是事情的细节、关键。只怕不是关心你这么简单。”

常思豪心知刘金吾是皇上身边的人。所思所想都与自己有所不同。回想隆庆对他曾说过“你到白塔寺假公济私……”的话。现在仔细思來。刘金吾沒事总去白塔寺。就不是玩乐那么简单了。不管是监察僧众与白教的联系。还是其它的什么用心。显然都是出于皇上的授意。那么他來接近自己、与戚大人结拜、积极参与倒徐等事的目的。倒有些耐人寻味。【娴墨:此处是给前文小程绝响密谈之事下一佐证。官场事越思越深】

顾思衣给大家斟着酒。笑道:“先生就是想得多。金吾这孩子我熟得很。人还是不错的。”

梁伯龙见徐渭虚目静默无言。叹道:“当初青藤先生受胡少保牵连下狱。有多少旧日同僚袖手旁观、冷眼相看。有多少朋友落井下石。揭发背叛。这人性中的丑恶平日弗显。却总在事情最关键的时候翻涌出來。让人瞠目结舌、肺裂胆掀。先生的心情。吾是能够理解一些的。弗是他弗信人。而是人这东西。实在太难琢磨。又太善变了。”

徐渭陷入深思。隔了好一会儿。才从回忆中拔离了目光。眼袋兜起。缓缓说道:“不错。人生之事。难言也。临事当多思多想。再思再想。思深想透。如履薄冰【娴墨:三思三想。真真杀骨生寒。得受过人间多大罪才有此慎】才好。”说完气息不畅。又咳嗽起來。

常思豪瞧他表情深沉。嗓音嘶暗。知道沒有一番痛苦经历。必不能发此慨言【娴墨:小常受苦也不少。然心却不是这心。盖因粗豪气壮。不是徐渭这样文人性子。男人必要这样才好。有心机感觉就隔得远。不可爱。】。点了点头:“不过想得多。变数也多。很多事情把想法抛开。往前冲一冲。结果也许更好些。【娴墨:这话也是真经历过了。】”顾思衣道:“这话说得是。以前我觉得祸是可以避的。也许示一示弱。别人也就不再來找麻烦。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一趟若沒有你出手搭救。梁先生怕早已身首异处了。徐家掌权一天。咱们便永无宁日。小弟。咱们可要想个办法。将他告倒才是。”

常思豪了解顾思衣的脾性。知道她逆來顺受惯了。不会想报什么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倒徐沒有帮手。于是便借话引逗青藤先生出头而已【娴墨:顾思衣是真担心小常。盖因知小常要干徐阶就一定干。拦不得。只有尽力帮。】。叹道:“徐阶老谋深算。处事沉稳异常。想要弄倒他还真不容易。姐姐可有什么好的想法。不如说來听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