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第六十六章 经营备中(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经营备中(2)(1 / 2)

更多精彩小说,请前往,。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尼子敬久带着铜材交易的使命怀揣着两封足以致尼子诚久死命的书信启程返回出云国,山中幸高心满意足的踏上了旅途,后者在政衡的口中得到了分一杯羹的承诺虽然没有落到纸上,可是他也不怕政衡不落于实地虽然山中氏自从山中满幸亡故后渐渐没落,可是以往留下来的威望还是没有像那二阶堂信弘一般挥霍光,否则历史上山中幸高由于宫党牵连托病隐退由弟弟山中幸盛继承家宝,也不可能成为尼子十勇士笔头闯下赫赫威名,足以说明山中氏在尼子晴久心中的地位没有丝毫减弱政衡分一杯羹给山中幸高也算是一条除了宫党准备的后路,他虽然不清楚这个时代宫党是否还会和原本历史上一样君臣猜忌,死于尼子晴久的诛杀,可是不管如何,财帛动人心,一旦铜矿交易的内幕传扬开来,尼子晴久会不会提前动手还未两知,铜矿交易的内部要保密也保密不了的,铜矿可不是可以藏匿起来的小东西,那可是能够堆积如山的矿藏一旦让尼子晴久知晓了铜矿交易丰厚的收入,他会不会介入已经不是一个问号,而是一个肯定句,定然会介入,一旦介入定然会和视铜矿交易为发展禁脔的宫党发生激烈冲突,涉及到权位的事情永远是最为残酷的事情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伊达家需不需要尼子晴久介入,是不是让宫党一家独大,这是两可的问题,如果政衡不清楚历史上后来发生的事情,伊达家还是希望一个强大的宫党存在的,主弱臣强永远是一个大名势力迈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可是政衡还是时不时的遵照历史的进程来观察和分析这个时代的脉络,他需要尼子晴久介入铜矿交易,不管尼子晴久是出于什么心思,他都不会不能够看到铜矿交易能够带来的重要利好,在石见银山还在胶着状态下的时候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备中国的铜矿收益也是一个不错的备用相对于急需要钱财来扩张的宫党来说,尼子晴久对于铜矿薄利多销的繁琐交易或许并不是特别重要,可是其中的利益他也不会看不到

尼子晴久要介入就需要一个代理人他不可能亲自赤膊上阵,父亲山中满幸深受尼子氏恩宠的山中幸高自然就会落入他的法眼,在宫党和尼子晴久间做一个选择的话,就算是傻子都看得出来会选择谁,山中幸高定然会选择出一个最为准确的抉择的要说到背叛的份上,山中氏本来就和宫党一样受到尼子家主的重用,只是一个是谱代家族另外一个是亲族罢了,地位上却是相等的,没有背叛谁不背叛谁的道理,要说到底,他们都是尼子晴久的家臣山中幸高之所以附庸宫党与其说是山中氏的不幸,倒不如说是尼子晴久的不作为

当然宫党会不会像历史上那般迅灭亡,山中幸盛还能不能由于兄长站位失败托病隐退后展现赫赫威名,这些事情都不是现在的政衡能够考虑的否则将来的某一天,他还会回过头来想要继续算计对方的时候用上今日和他们联系上的关系

不管如何,伊达家潜在的最大的危机尼子氏的信任危机,在政衡的三言两语下,用真假莫辨的事实完美的有了一个结果,也顺利的将伊达家最大的收入来源找到了买家,提炼银子就需要大的投入,大的投入就会累积越来越无法承受的铜矿,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出货口,对于伊达家稳定和发展备中国财政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实在的利润,可是在场的诸人,都可以预见到铜矿交易带来的对于备中国的强大刺激作用…,

川崎赖广和竹野高氏高有意无意的对视了一眼眼中全是无奈和诚服,不管他们原本是什么想法,或许还有一些不甘心,不甘心比起他们还要弱小的伊达家的迅崛起,还是不甘心比他们还要年轻的伊达政衡拥有足以遮掩世人的武功,可是现在他们都心愿诚服了他们并不是孤陋寡闻的农夫,也不是粗鄙的山民,全都是一方的豪杰他们都知晓铜矿交易不仅仅只是双方的铜钱交易,用铜矿换来钱粮,还能够获取备中国极为需要的商贸,打开了和出云国的,特别是尼子氏的交易大门,双方的联系将大大增强,同样的双方争斗的几率也会无限的减弱,谁会吃饱了撑的,在双方都有大好利益的情况下互相掐断通商的道路

一旦和尼子氏友好往来,对于四面皆敌的伊达家来说就加从容的应付了,西面对待毛利元就的时候底气也会越来越重,是否在毛利家和大内家争斗的时候趁虚而入也留有大的余地,在东面备前国的松田家双方还留有一笔帐没有算清楚,一旦腾出手来,大可以借着尼子氏的名义扩张领地,备前备后两国最为富庶肥沃的精华所在冈山和福山可都在伊达家的眼皮子底下,只要稍稍挥挥手就能够唾手可得的,那加起来可都是近十万石的土地,眼馋得很

铜矿交易对于伊达家的根据地哲多、阿贺两郡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伊达家来说,哲多、阿贺两郡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虽说现在伊达家统一了备中国,可是对于伊达家来说,他们起家的根本就是哲多、阿贺,特别是阿贺郡,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放弃的伊达家正是依靠了哲多、阿贺两郡,特别是阿贺郡的支持方才一步一步走上一国雄主的宝座,君不见现在伊达家内居于高位的大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