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铁树开花红烂漫
光绪皇帝无所谓了毕竟他是阅尽人间铅华无数想看什么还不能够想看多近还不能够非要在这个女子服务队表演的裸体折子戏演出的时候将太师椅挪到跟前须仰视才见的地步NO那样看朕的脖子还不好受呢
但是自己的宠妃小红却建议让皇上往前靠毕竟她觉察到实际上想往前挪的不是别人而是军机大臣翁同龢别看小看宠妃小红年纪轻轻的充其量也就是二八年纪却将官场看得挺透彻小红原來是慈禧太后的贴身丫鬟因为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娘娘被慈禧太后给软禁了为了安抚光绪将小红送给光绪皇帝实际上小红长得国色天香虽然是丫鬟身世出身贫寒但是命运却出奇的好
小红聪明伶俐属于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女孩子颇得慈禧太后的喜爱后來到了光绪皇帝跟前升格代替珍妃娘娘成了光绪皇帝的宠妃小红从丫鬟摇身一变成为妃子很大的原因在于她本人的努力和争取
首先小红拥有着天姿国色的美貌这是其一但是小红更有着别的妃子所沒有的智慧只是其二那么其三呢便是小红善于审时度势洞察官场风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女子若不然的话伺候两个皇一个是太上皇慈禧太后一个是光绪皇上都颇得赏识说明此女子的心计了得
别的不说单说现在她能一眼就看出军机大臣翁同龢想往前挪便积极让皇上往前挪好给军机大臣翁同龢往前挪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毕竟这可以满足军机大臣翁同龢的视觉欲望也可以维护军机大臣翁同龢的面子
另外军机大臣虽然人老昏花但是毕竟是大清帝国的实权派若是皇上想來个新政的话军机大臣翁同龢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沒有他的贯彻实施新政也等于是零所以小红想为光绪皇帝笼络人心的手段就可见小红非一般女子
既然宠妃都建议了光绪皇帝也就点点头说;“如是看得清楚朕就往前挪挪无妨”好一个往前挪挪无妨便把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愿望给实现了现在军机大臣翁同龢可以挨得很近的距离观看最新样式的裸体折子戏《打金枝》了
在他昏花的眼前晃动着眼花缭乱的白花花里面是黑是黑白是白红是红看得他是垂涎欲滴看得他是拍手叫好看得他是下面终于有了复苏的迹象在这里不得不略微交代一下;翁同龢虽然已经七十有余可是花心依旧这也不能责怪人家江山都依旧难道花心不能依旧吗
为了满足花心依旧大清帝国也给他配备了贴身丫鬟可是他只能是有眼福却不能饱口福因为他的下面昏睡了好多年了这跟太监沒有两样为此他痛苦了多少年无数的庸医在他身上试验了无数土方子结果都不见奇效眼看着到嘴的肉却揽不进碗里他有时真得是生不如死
可是今天呢却铁树开花红烂漫一串鱼肉丸子却意外的让他的下面复苏了觉醒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神奇的传说他非常感激皇上更感激皇上的宠妃小红若不是她的暗中在支持自己这晚年将不再燃烧激情生命烛光将暗淡无色了
以后沒说的只要是光绪皇帝吩咐的事情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干干干以后只要是小红委托办的私事不管她三八二十四搞搞搞当然那都是待海战结束军舰靠了岸等自己回了京城后有情后补的事情了
眼下他可要全神贯注的努力将一对昏花的眼睛的瞳孔放大放大再放大放大到满眼尽是五花肉看似五彩缤纷的图景一如家乡(翁同龢的第二故乡在陕西)那样满山遍野的跟民歌唱得那样“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只恨当初來北洋水师参加检阅之时沒有将放大镜拿來谁能有先天之明知道在旗舰定远舰上会欣赏到一出如此新奇如此美妙如此别样如此大开眼界的演出呢害的他始终举着僵硬的脖子仰望着天空一样的姿态聚精会神的看着舞台上美轮美奂的演出
反正耳朵聋一点不大要紧那些锣鼓呀那些女子们脚踩着红氍毹上吧唧吧唧的声音呀听不明白也不大要紧关键是要看到眼里才成而且不仅看了还要记在心上是更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年轻的时候翁同龢何许人也那时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左抱女右抱妾还能做到江山依旧涛声依旧
光绪皇帝有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身边的军机大臣翁同龢看女子服务队演出的裸体折子戏看得是如痴如醉的心里感到好笑这个一逢开会便打瞌睡然后不用五分钟便昏昏欲睡的老家伙何以此时此刻这样的精神矍铄乐不思蜀呢
真是童颜未老人已朽心里不老身先老光绪皇帝看着几近昏聩的老臣都如此的热衷于看这样的折子戏心生感慨无限想想大清帝国的江山还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便是一番感叹在一旁的小红以为是皇上看累了就轻轻的为皇上捶腰按摩脖颈
皇上摆摆手他正处在青壮年时期哪能跟眼前的人老昏花的老臣相比较呢倒是翁同龢之流需要这个时候给他按摩一下倒是好的不过翁同龢也不示老这次登上定远舰检阅北洋水师竟然连贴身丫鬟都沒有带一个來
他就是想在人们面前表现出自己还沒有衰老到需要人搀扶的地步要知道大清帝国的军机大臣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如果让一个垂垂老者占据的话怎么可以毕竟军机大臣需要经常去各地视察大清帝国军队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