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天启风云> 488 原来如此(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8 原来如此(上)(2 / 2)

两个不要为了下一代去争斗。难道你们现在已经知道谁是谁的儿子了吗。朕怎么从外貌上都沒有看出來。”

冯思琴叹了口气说:“皇上好心计臣妾不如。臣妾也知道皇上是有意的也知道皇上的用意。当时臣妾最后悔的就是生下儿子沒有及时看一看他身上有什么记号。现在他们两兄弟长得很像。可以说皇上的目的达到了。不过早几年臣妾和春英妹妹就想通了。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的儿子又怎么样。两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儿子。生了一个却有生了两个的幸福感觉。这还要真谢谢皇上的苦心。”

天启不好意思地干笑了两声然后说:“其他人都对黄玉很敏感。只有你不但感受不到它的危害还能够镇得住它。说明你和它是有缘分的。朕原來还以为因为你和黄玉的缘分你会跟着朕去。谁知道你存着要保护儿子的心思。”

冯思琴说:“臣妾以前也以为臣妾有什么缘分。后來才知道臣妾仅仅是因为体质原因。是祖父寻找到掩饰黄玉和运送黄玉进宫的一个工具而已。”

天启一听皱眉道:“你怎么这样说你的祖父。难道他天生就知道自己的儿子会生一个体质异常的人出來。”

冯思琴摇头道:“不知道皇上还记得最早那个箱子外面的黄布吗。因为被三浪妹妹搞碎了只剩下一片布。上面只有四个字的事。”

天启想了想说:“朕记得好像是‘臣东缉事’四个字。一直以來都沒有人能够解释其原因。你难道这几年想明白了那四个字是什么意思了。”

冯思琴点头说:“是啊。东缉事三字想必是东厂称谓的前三个字。因为东厂就叫东缉事厂。称自己为臣肯定不会是偷东西的贼。而是皇帝的臣子是奉命办事的人。这包裹着小箱子的黄布上面写着什么臣妾不知道。估计现在天下也沒有人能够明白。但是那字体却是臣妾祖父的亲笔。当时因为担心惹祸上身臣妾沒有把这事说出來。”

天启点头说:“这么说來你祖父是东厂的人了。”

冯思琴点头说:“从内卫报來的情报看。当年世宗嘉靖皇帝时曾让一个小道士骗了一笔钱去川西找药。后來小道士一去不回嘉靖帝也沒有追究。只是后來万历帝派人去查过。从年龄上算臣妾的祖父就算不是那个小道士也跟那个小道士差不多大。两人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秘密谁也不知道。而且很可能他们就是一个人。是奉了嘉靖帝的命令去川西寻找什么东西的。”

天启想了想一惊问道:“你说你祖父是东厂的人。万历帝之后东厂会招一些外人进去。但是在那之前东厂的人只能是宫里的太监。难道你祖父是宫里的太监。那他又怎么会娶妻生子呢。”

冯思琴苦笑道:“这也是臣妾说祖父是寻找到臣妾的。臣妾自己从來沒有见过父母亲的面。是不是祖父亲孙女如何知道。臣妾猜想祖父是奉命出宫寻找什么物件或许就是这黄玉。等寻找到时发现这东西对人有妨害不能放在身边。经过多年查探最后找到一个体质异常的小孩也就是臣妾。于是假说是一家人找机会臣妾把黄玉送进宫。”

天启问:“你这解释大概说得通。但是他为什么不亲自送进宫來。为什么不留下黄玉非要送进宫不可。”

冯思琴叹了口气说:“不亲自送进宫來是担心被处死。到处都在缉拿他而下旨的皇帝也归天了。祖父又不傻何必送上门寻死呢。至于说为什么非要送进宫一是因为这东西沒什么好处还会扰得人吃不好睡不好。本身也不值钱上面还有裂纹品相太差卖也卖不了两个钱。第二个原因就是祖父从小在宫中对嘉靖帝异常忠诚。他也许认为既然答应了皇帝的事就必须做到。他的人生目的和意义也许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哪怕交代他任务的人已经不在了。”

听冯思琴说得伤感。天启点了点头就拿起黄玉戴在了脖子上就回乾清宫了。心道既然如此也就不勉强。等朝中的事完毕沒有什么牵挂的事也就试一试黄玉的效果。回到乾清宫又让杨公春把石全找來。午后石全來了天启仔细问了问他在天师观埋瓷器的位置和深度。确定沒有什么太值得盗挖的价值后才满意让石全离去。石全临走前天启还叮嘱他不要往外透露埋过什么。说埋些不值钱的瓷器是为了让天师保佑大明百姓有饭吃。

想到现在不值钱的明末宫用瓷器。几百年后挖出來卖也能卖个不菲的价格。而且不会受到限制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天启心下满意也就躺倒休息。不知道是黄玉的效果还是太累了。天启躺下后难得地开始迷迷糊糊要睡觉。也许是巧合挂在胸前的黄玉这时候恰好荡起來贴在他的额头上。一个声音开始在天启的耳边想起:“你有两个选择。现在愿意去选一选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