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尔淳很想当做没看懂,胤禛这副没办法的表情着实是难得一见,不过等会儿瑚图里就该过来了,要是让她也知道了,肯定要吵着一块儿去了,反倒更加麻烦。
“皇上,您就让他们去吧,他们也不过是觉着新奇,想去看看。要是您不放心,多派些人跟着就是了。”
连尔淳都开口了,康熙当然不再逗弄胤禛,“行了,既然皇后都开口了,这件事朕就准了。不过,胤禛,你带着他们出去了可要把他们完好无损的带回来,而且记得要在下钥前回来,不可逗留太久,知道了吗?”
“儿臣谢皇阿玛,皇额娘。儿臣一定好好保护弟弟们,绝对不会让他们少一根汗毛。”胤禛笑得满足,终于可以出宫了呀,每天在宫里都快闷死了,还是外头好玩儿。他可没忘记那一年的上元节,皇阿玛带着他们去看花灯的事。
第二天出发前,胤禛硬着头皮,带着一溜儿阿哥,去跟康熙报备,或者说是请罪。
其实连胤禛自己都没有料到,大家居然都想出去,连三哥和五弟都是。说起来还都怪胤禟,嘴上没个把门的,把这件事告诉了胤俄。胤俄这个直肠子知道了,等于整个皇宫都知道了!于是上书房里头的几位阿哥也都知道了,而且都有意无意的对着胤禛表示:四弟(四哥),哥哥(弟弟)也想去给大哥道喜。于是,胤禛尝到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滋味,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下答应了。
康熙一听说大家都想出去,很是诧异,而后又怕这么多儿子万一路上真出了什么事,这里头能顶事的也就胤禛了。不过,看看胤禛那一脸吃了苍蝇,时青时白的样子,算了,就同意吧,只是把侍卫人数又增加了一倍。
原本站在一边等着四弟几个过来的胤褆才是吓得不清,因为弟弟们都要去自己府上,后头还有一个才五岁的胤祥啊!
就在这个时候,胤礽也来捣乱,“皇阿玛,既然弟弟们都要去,儿臣也想一块儿去。”
康熙一想,是啊,兄弟们好不容易聚一次,怎么能少得了太子呢,一块吧。“行,今日你们兄弟就去胤褆府上好生松快一天。只是胤褆,记得照顾好你几个弟弟,尤其是胤祥他们年纪还小,可别只顾着自己乐。”
胤礽的话已经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康熙的话就更加让他头疼了,这些小祖宗,光是一个四弟就够他头大的了,再加上这几个小萝卜头……天要亡他呀!
“儿臣遵旨,儿臣定当照顾好弟弟们。”
当带着一群兴奋过度,叽叽喳喳的弟弟们回到自己府上的时候,胤褆觉得今天就是他的受难日啊,他才不相信四弟个鬼灵精费尽心思就为了来看他这座府邸。
果然,胤褆才带了他们逛了一刻钟,胤禛就提出来太无聊了,要到外头去。胤褆的小心肝儿啊,抖得这叫一个厉害啊。不算他自己和太子,就有十一个皇子啊,最小的才五岁啊,这么一群人到了大街上,一个不小心就能走丢,再一个不小心就能出事啊。就四弟、九弟和十弟的破坏力,那绝对是能把京城给闹翻天的呀。他们三个一起,胤褆不怕被别人欺负,就怕欺负别人最后还得闹到九门提督衙门去,那可真是丢人了。
不过无论胤褆如何说,胤禛就是不松口,就要去外面,这可是他出宫的目的。而且几个小的因为没出过宫,顶多跟着去行宫避暑,对外头也是好奇的很。有几个不敢直说的,也都拿殷切的目光注视着胤褆。最最关键的是胤礽啊,身为太子二哥,居然一点都不考虑弟弟们的安全,还撺掇着出去(胤褆语)!
一比十二,胤褆完败。
跟在他们后头,胤褆发现自己的眼睛完全不够用,这群小兔子崽子完全忘了他说的要大家一起行动,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往街边的摊贩那里看去。他还以为胤祉、胤祺他们一向是内向的,肯定比较省心,哪里知道出来了之后都是这副德行,跟没见过世面似的,什么都觉得新奇,什么都要看一眼!那就是一个灯笼啊喂,有什么好看的呀!
无奈之下,胤褆让侍卫们分成几队,跟在他们身后,好在刚才不顾胤禛的反对,给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两个侍卫,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在街上逛了半天,大家终于有志一块儿进了如今京城里头最受欢迎的一家店——珍宝斋。这家店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就是在大清开始同西方诸国进行贸易之后,卖的都是些进口的舶来品,衣食住行几乎无所不包,一开业之后就大受欢迎。
其实自从开始大清开始对外贸易,这样的舶来品店开了不少,但是多半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为了保护大清的利益,也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考虑,康熙只在宁波、泉州、广州、澳门开设了对外口岸。所以洋人和洋货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有些商人看到了商机,也会把洋货往江浙一带以及京城、直隶这边带。但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玻璃等器具都是易碎的,并不好运输,有些店铺里头虽然有,但是也只有少量的小件。唯有珍宝斋里头,那些玻璃制品可是又多又全,大小都有。
生意好自然有人眼红,不过珍宝斋可从来没有遇上过挑事儿的。毕竟在京城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