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秦岳家的秘事> 第2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1 / 5)

第二天,秦忧对蓉儿说:“孩子多了,现在的庄园太小了,要扩大,左右各添一个别院,一个是读书院,一个是习武院,尤其是习武院,要开阔,能跑马射箭。尔后我们还要请最好的先生和武师教授孩子,他们都在这里居住,要有单独的课堂、住所、厨房和厨师。”

对于秦忧的话,蓉儿是毫不犹豫地执行,哪怕根本就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在她心里,公子的话永远是真理,错的也是对的,对的更是对的。

对于请什么样先生的事又开始了讨论。秦忧说:“先生必须请最好的,”如果是过去,他都想把国子监的鸿儒请来授课。对于要请的先生秦忧又有具体要求,“必须博学,性情刚直,教学严厉,但不能教死书,懂的通达变化。”

要求好下,人难找,这样的先生在哪哪?蓉儿陷入了苦恼。

经过百般打听,一个在湖州的老书生进入她们的考察范围。这个老书生饱读诗书,其实也不是太老,刚四十左右。胸有锦绣;性情刚直,常发忤逆之言;屡经科考,不得考官之欢喜,总是名落孙山;家中窘迫,生活难以维继。

庄园的扩建已经完成,杜家的经济实力十分可观。这些年杜三虽然按照秦忧的指示办事,但是作为大龙头,他们家的买卖处处受到特殊的保护,得到特殊的优待,所以财源茂盛,金钱滚滚。蓉儿又是穷人家出身,对于钱特别谨慎,轻易不肯多花一分钱,连她自己,衣服旧了翻洗后再穿。破了,缝补后接着穿,对于自己两个亲生儿女,也是同样要求。可是对两个别院,她可是不惜血本,体现了大手笔。读书院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习武院开阔平坦,面积廓大,跑马射箭,练武技击,绰绰有余。两个别院都自成体系,课堂、居住、膳食、读书、练武各种设施,应有尽有。为此,蓉儿又破费了四万银子。秦忧安慰她,这个钱都由他和岳珊出。

这段时间,蓉儿也特别忙。在行会大会上,她说杜家的一半家产用于抚恤北伐阵亡的将士。消息传出,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真的来了,他们真是太困难了,有的连吃穿都保证不了,有病的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真正帮助那些真正困难将士的家属,其中不乏混吃混喝诈骗的二流子,蓉儿在付钱帮助的同时还需要辨别,搞调查核实,这些杂事琐事每天把蓉儿弄的筋疲力尽。

在杜家金钱滚滚流出的同时,在襄阳城的名声更是如日中天,不但没有因为杜三的死而衰落,反而益发响亮了。杜家的各个生意也益发兴旺了,百姓都说;“买东西就到杜家买,他们是大善人,不会克扣老百姓的。”

但是也有不开眼的,看见杜家没有了杜三,买卖还益发兴旺,心里不平衡,个别商人开始进行了小动作。他们很聪明,也可能是投石问路,先对杜三哥哥的粮行下手了。

杜三哥哥本来已经预订好了几个村子秋天的粮食收成,并且事先交了订金,而且订好的粮食已经卖出。几个粮商通过抬高收购价格,把已经定好的粮食都给买走了。这样到了秋天杜三哥哥不但不能按协议交付粮食,还得罚三倍的违约金。百般努力,仍是无用,没有办法,杜三哥哥只能向蓉儿求救。

蓉儿把事情始末详细对岳珊和秦忧说了,并说怎么办?秦忧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如果不能得到遏制,下步肯定还有后招,麻烦无穷,必须将这种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中。还是他那句话: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通过调查,知道是哪几家粮商从中作梗,秦忧亲自出手了。这次他没有下死手,但是比下死手还残酷。他分别点了这几个商人的致命穴位:终生瘫痪,而且留书一封,限三天之内,按照原价低百分之五十把粮食交出并送到杜三哥哥的粮行,赔礼道歉,否则后果自负。

这几个商人也不肯轻易就范,花重金请了几个据说有名的功夫高手,到蓉儿哥哥粮行闹事。结果是有去的,没有回来的。再花更多的钱,也没有应聘的。最后关系近的人告诉他们:“别再花冤枉钱了,花多少也没有用,杜家谁也不敢动,她们家背后的大靠山谁也惹不起。”

这个时候,这几个商人才知道,他们是泰岁头上动土了。找到了商会头领脚踢南山,请他指明一条生路。脚踢南山笑着说:“你们真是狗胆包天了,杜家我都不敢惹,就凭你们几个也敢跟杜家摆下场子,我是真佩服你们呀!赶紧认错吧,按照人家提出的要求办吧,什么一半,一分钱也不要了,命比什么都很重要。”

几个商人这才知道犯下了滔天大罪,备了重礼,他们自己都不能去,瘫痪在床,而是特请长辈和贤达代他们去的,到杜家赔罪,事先已经把粮食如数送到了蓉儿哥哥的粮行,并且一再声称,一分钱也不要了。

蓉儿接待了他们,非常冷淡。当他们说了种种陪礼道歉的话后,蓉儿冷冷地说:“在行业大会上我就说,我们杜家不参与行会的管理,遵守行会的规则,但是谁要影响我们杜家的生意和生活,后果身负。你们既然有本事,我也没有办法。”

几个商人请来的长辈贤达百般哀求,请蓉儿高抬贵手,连声说:“大人不记小人过,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