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逆史风云> 第17章 诡异的出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诡异的出征(1 / 2)

蒙古人打上门来了,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现在必定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个上面,恐怕不会再想到凡雅,在他的眼里,她只是一个低贱的奴婢,跟他的雄图伟业相比,完全不值得一提,更加不值得为她费心思。

子默现在只能往好的方面想,他期望凡雅真的如他想的那样平安无事,子默虽然往好的方面想,心里仍然惴惴不安,越是感到不安,对文芥的恨意就更深,以前总觉得她亏欠了这个丫头,而现在,他觉得文芥就是一个扫把星,大万世修来的克星,遇到她,总会遇到倒霉事。

在中国军事史上有过很多奇迹,像铁木真、霍去病、白起等等,要是论工作效率,大明朝的大太监王振敢认第二,没有敢认第一。

仅仅两天时间,是的,没错,仅仅两天时间,大明朝的二十多万军队便启程了,这支军队身兼多职,首先,这是一支最为庞大的旅游团,是陪着大太监王振和小皇帝朱祁镇,东逛逛,西逛逛,还王振老家的院子里搞了一次农家乐;第二,这是一支打手团,一路,谁敢不进贡,或者孝心不够,不被打死,也被打残;第三,保镖,肩扛车推,搬着王振搜刮上来的财物,一路充当保镖之职;第四,祭祖团,给王振祭祖去了,修坟建碑,好不忙活;第五,还乡团,陪着王振荣归故里,炫耀身份去了……功能太多,不一一列举了。

王振胸怀平定天下的雄伟抱负,携带着小皇帝朱祁镇,不,是小皇帝朱祁镇的躯壳,出发了,这个时候,大军随用的粮草还没有着落,就连猪饲料都没给随行的大军准备。

在王振看来,只要他自己吃好喝好,只要握在手中的小皇帝朱祁镇还能喘气,其他的,都不重要,他们只是去大同烤羊肉串的,不用这么麻烦。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都十分明显的感受到这次出征的危险,不容分说,强行的把子默架上的战马,随大军出行。

果然不出所料,大军出征的第三天,成国公朱勇意外的发现,随军的军粮竟然不足三日之用,他立刻将这个情况禀告给了王振,各位看客,你们没有看错,禀告给了王振.

王振知道后,不以为然,下令道,军粮由沿途的各府县征调,如果胆敢征集不齐,就地杖杀。

一时间,沿途府县无不惊慌失措,所有府县的官员闻讯后,丢下手中的所有差事,把所有能调集起来的人手,全部派出去,到处征集粮草,甚至有许多官员大肆抢劫,遇到反抗的,格杀勿论,这惨象,比蒙古人打进关里还要凄惨,一向以耿直著称的明朝御史们,好像全部从空气中消失了,没有一个敢出面言语声。

到了第五天,大军才刚刚过了怀来,这一路上,大同一线的战报不断的送了过来,军中顿时有些混乱,连王振自己也感觉不妙,便派出驸马都尉井源率领四万大军前去支援。

驸马都尉井源清点随军军械的时候,竟然发现,随军携带的军械,与出发的时候报备的数量,差距非常巨大。朱勇闻讯赶来,急忙把军中现有的军械尽量满足驸马都尉井源这支前锋部队使用,等他走后,立刻清查军中实际拥有的军械数量。

在随军出征的路途中,子默闲来无聊,给大家讲的数字统计的方法,大家听得很新鲜,尤其对阿拉伯数字更是觉得好奇。在统计军械数量的时候,便把子默也请了过来,子默把所有均线的数量,分门别类,做出一张详细的表格来。

为了便于统计这些军械数量,大军在原地休整的一天,子默具体的军械数量一一的向朱勇说明,朱勇一方面感叹子默的数据简单而直白,另一方面也为报上来的数字感到十分的震撼,报备的均线数量与实际的统计结果,竟然相差1\/3之多。

王振接到报告后,不以为然,仍然催促大军继续出行。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悄悄的把子默带到一个营帐里,命人严密把守,不许任何人靠近,大帐里只有他们三个人。

张辅、朱勇满脸愁容,张辅问道,“这几天,军营中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你有何看法?”

子默,这个伪军事天才,又有了胡说八道的机会,在后世对土木堡之变的研究中,有人猜测,这是一场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的斗争,武官集团打算借着这次机会,打击文官集团的力量,并且,铲除英国公府和成国公府。

朱元璋为了当他的子孙后代永远稳居大明江山,把所有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几乎斩尽杀绝,最后活下来的,只有西平侯沫英、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等极少数几个人,从此,大明朝一直处于文强武弱的状态。

现如今,王振篡权,胡作非为,武官集团长期受到文官集团的压制,打算借此机会,一举扭转文强武弱的状态。

子默当然不会把这一点当着他们的面讲出来,只是很神密的作出判断,对他俩说,“两位老公爷,晚辈以为,军中粮草供应不足,大量机械无缘无故的失踪,牵扯到的人也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必定是有人故意而为,他们是想借着王振绕出来的混乱,做空朝廷,从而一举夺得朝中的大权。”

张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