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张从宾、范廷光率众攻得华山,很快便将教主胡青夜迎接上山。
胡青夜来至山上,故地重游,见华山壁立千仞,绝崖千丈,险秀无限,想起当年和女娲在华山之巅大战的情景,感慨万千。想当年,自己是何等威风,而今竟败于凡人手中,真是龙游浅底被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为一洗前耻,重振雄风,胡青夜便欲解除女娲在自己身上施加的第三道符咒“神器合一”,然他苦思许久,也不明白这神器究竟指的是什么。
这一日,胡青夜便召集张从宾、范廷光及安重荣、刘洪熙、高保勖、马希萼、胡进思、李仁罕、段思平等人,开会商讨,欲破解“神器合一”的秘密。众人落座毕,胡青夜问道:“这神器是指什么,你们诸位有什么想法?”
张从宾道:“教主,天下至宝,国之神器,非传国玉玺莫属。属下从前在齐王石重贵手下效力之时,曾听闻这传国玉玺乃上古神器,内含至阳之气,于习武练气修道颇有神效,如今传国玉玺就在教主手上,教主何不一试?”
胡青夜道:“不瞒诸位,早在壶口大战之时,我已经知道这传国玉玺并非凡品,否则我也不能逃出生天。日前,我曾尝试用此石解印,的确有效,不过它只能解除我六颗被封龙珠的一颗,而不能解除全部,从‘神器合一’这句话可以看出,这神器不只一件,而是多件,而传国玉玺只是其中一件。”
张从宾道:“教主所言甚是,石重贵既然知道传国玉玺是上古神器,很有可能也知道其他神器。属下以为,如果从此二人入手,定能有所收获。”
胡青夜道:“说得有理。日前我让你打听石家兄弟的下落,打听到了么?”
张从宾道:“打听清楚了,他们目前就在洛阳皇宫。”
胡青夜道:“很好。石家兄弟武功高强,明日你随我到洛阳走一趟。你们还有什么建议?”
范廷光早就觊觎传国玉玺,今又听说其乃上古神器,于习武练气修道皆有神效,更是垂涎三尺,只是如今玉玺在胡青夜手中,不敢贸然窃取,只有获得胡青夜的信任,待时图之。此刻他灵光一闪,计上心来,站起来道:“禀教主,属下听闻,佛陀舍利,乃佛教至宝,内含神秘灵力,莫非这舍利子也是神器的一种。”
众人皆曾听闻舍利子的神秘,都点头附和。
胡青夜问道:“佛陀舍利今何在?”
张从宾道:“天下名寺古刹皆有供奉,而最神奇的无骨舍利,如今在少林寺。”
胡青夜道:“那就由你到少林寺走一遭,务必将无骨舍利带回来。”
范廷光道:“不是属下不敢,只是无骨舍利乃少林寺镇寺之宝,而少林寺又高手如云,凭手下一人之力,只怕徒劳无功。”
胡青夜道:“既然如此,就让安重荣、段思平和你一块去。”
范廷光喜道:“属下遵命。”
安重荣、段思平也起身应诺。
马希萼见张从宾、范廷光皆献计献策,自己也不敢落后,站起来道:“教主,属下听闻,夏禹九鼎乃天下重宝、王权之象征,历代帝王皆欲得之,神奇不在传国玉玺之下,传国玉玺既然是上古神器,夏禹九鼎,也很有可能是,望教主明察。”
胡青夜道:“何为夏禹九鼎?”
马希萼道:“相传,上古贤王大禹曾有奇遇,获女娲传授《无字天书》,获得无上神通,乃驯服洪水,建立夏朝。后来,为让《无字天书》传世,乃集天下之铜,铸造九鼎,将《无字天书》要义镌刻其上,名曰夏禹九鼎。”
胡青夜知道《无字天书》,听马希萼说起,心中一惊,猛然站起来道:“此话当真。”
马希萼道:“这个……,这个属下也只是听闻,不敢确信。”
刘洪熙站起来道:“教主,九鼎之事,天下皆知,只是从未听说鼎身可有《无字天书》。”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马希萼道:“教主,九鼎刻有《无字天书》乃禁宫绝密,岂会天下皆知。属下身为楚国王子,确曾于宫廷听此秘闻。”
胡青夜道:“夏禹九鼎现在何处?”
马希萼道:“九鼎自夏传商,自商传周。东周时期,楚庄王问鼎周定王,后下落不明。相传,九鼎现在楚国,至于具体在何处,属下就不知道了。”
胡青夜道:“你和刘洪熙、高保勖会后即刻前去楚国,打听九鼎下落,如有收获,我有重赏。”
马希萼、刘洪熙应诺领命。
李仁罕从未听说过神器,想要献策,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不站出来说话,未免显得自己无用,遂站起身来道:“教主,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胡青夜道:“有什么话不当讲的,但说无妨。”
李仁罕鼓起勇气,小心说道:“属下听闻,当年教主为神兽时,曾以人为食,从而神通大进,如今为何不故伎重演?说不定会有奇效。”
众人听他劝青龙吃人,心中大颤,就连心肠狠毒的范廷光也觉得李仁罕这主意太无人性。
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