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书院下手呢?”
冯保笑道:“此事不是你所能明白的!这世上什么人是做官的人呢?”
小太监道:“读书人呀!哦!我明白了。看来这位晋王可不是什么好茬!”
李贵妃道:“冯保!对晋王的部署,可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不然,你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的!接下来,就是将他赶出京城了吧!”
冯保点了点头回答道:“请娘娘放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张朝忙活了几天,才将吏部和国子监以及礼部对他的弹劾给搞定。张朝也算是见过了这明朝的言官们的威力,没有办法张朝只得妥协,将刚刚开了四个月的香山书院给关了。
因为,他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帝国的官员都是读着圣贤之言通过科举才入朝为官;而,自己的新学要对他们乃以为继基础给破坏了。这才,招致言官们的群集而攻之。也怪他太过于急于求成了,一出手就想挑战挑战已经延续了千年的制度!
但,他也没有想去动摇帝国的基石;他只想培养一批新式人才而已;为帝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而已。但,他却不明白别人会对他所做之事做出怎么样的理解和误读!
可,张朝此时他还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站着群臣中一个极不起眼的人抖了抖官衣走了出来。群臣一看,知道又有人要倒霉了。都暗自在心中祈祷,他奏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出来的人是何许人也?会有如此令众官都感到一阵寒意;此人詹仰庇是也!朝堂之上人送外号“詹三本”,此人有事无事都要奏三本。事无大小,只要他认为值得一奏的事;他就不会放弃。
对于,此时坐在皇位上的朱载垕对于这位仁兄可谓恨呀!想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不就是想给自己那些同甘共苦的老婆们置办几样像样的首饰而已。可这位仁兄上书一本说什么:“皇上呀!历史上的贤明的君主都不喜欢金银珠宝,你现在刚刚登基就去追求这些东西,一旦爱上了后果就不堪设想呀!臣听说两广那边还在打仗呢,你怎么本末倒置呢?”
朱载垕那个愤怒呀!可户部就是不给钱,他也只好隐忍不发了。继续保持沉默吧,珠宝这事就当没有提过。可令朱载垕没有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还是,这位詹三本不知道在那里知道皇后病了。对于,帝国的这些言官们平时没有什么爱好;就爱瞎打听,就喜欢瞎琢磨。一件平淡的事情经这些人一琢磨,那就可能变成一件惊天的大事。
詹三本琢磨一阵,又去打听一下;这下又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了,这个自己要好好表现一下。
第二天上朝时这位詹三本将自己花了一夜赶写的折子凑了上去,“臣听说皇后没有皇上住在一起了,而且已经快一年了。最近,皇后身体还不是很好。臣觉得此事陛下不应该不理呀!要知道皇后是先皇为陛下选定的,而且一向贤良淑德,现在您不去看望皇后;万一皇后要事有个什么,那可怎么办呢?所以,希望皇帝听一听臣的话;前去看看皇后。臣就是死了,也好过活着呀!”
朱载垕收到奏折大为恼火却又不好说什么,不说话也讲不过去。只好笑道:“爱卿真是忠臣呀!至于,皇后的事情;不是说皇后病了嘛。所以,就去别处疗养了。朕的家事,卿是怎么知道的呢?以后,可不要这么乱说了呢!”
朱载垕看了看站在下面的詹仰庇,知道他出来指不定又会生出什么事端来。只见,詹仰庇整了整衣服道:“臣有事启奏。”
詹仰庇见朱载垕没有说话,继续道:“臣有事启奏。根据祖制亲王封国后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出到封国,以后非奉诏不得进京。今晋王已经成年是应该让其回封地了,否则就有违祖制了。”
听闻詹仰庇之言,朝堂之上的人,都明白他所言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