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玩乐之事。
对于这样的奏折,李春芳是懒得多瞧;签了字之后;直接发给司礼监,让司礼监那帮阉人去玩吧!三下五除二就那些劝谏奏疏给处理了!
而这时一封被他压了许久的奏疏映入了李春芳的眼帘:“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通呢?此番京察,皇上为何要将范围扩大至地方;原来,皇上的用意居然在这里!既然,你们这帮言官有事没有事就爱来找我的麻烦;我这次将宿主给你们请回来。我到想看看我们这位以辩才著称的王爷是如何对付你们这班刺头的!”
想到这里,李春芳在奏疏上写下了“招西北经略使回京接受京察”之后,又写了几个人的名字之后,将奏疏封存,让人呈送司礼监!
当陈洪接到李春芳的奏疏,满意的点了点头:“想不到,我们这位和稀泥的李大人如今也如此开明了!如此这般,那就按他的意思上奏圣上!”说完,用朱砂笔在奏折上画了一个圈。
陈洪又岂知李春芳的心意呢?李春芳考虑的更多是大明皇朝的未来;他不想他日大明朝在经历一次“靖难之役”!虽说这只是李春芳的臆测,但未雨绸缪方是正道!我们这位王爷的种种表现,虽说他是有理想之人,但也表明他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与其将其放在外面让其发展,还不如把他调回京城放在皇上的眼皮之下更为安妥!
没过多久一道圣旨从紫禁城中下发到内阁,李春芳看了看;没有多想立即用印;转呈皇上;朱载垕确认之后,交由锦衣卫;陆柄领受旨意前往太原传旨!
太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城外稻谷已经开始抽芽挂穗;一场丰收就在眼前。玉米地里的玉米也已经开始结出第一批玉米。红薯在玉米杆的遮挡下也涨势喜人。
张朝带着几位农业“专家”;正在视察着;时不时地请教一些问题;也会在自己有限的农业知识中找寻着一些东西解答陈信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朱尧颖道:“王兄!你的学识还真是渊博呀!这农业之事你也知晓得头头是道!”说完之后,转眼看着张朝一脸疑惑地看着张朝;晃着手里的红薯叶道:“王兄,你确定这东东能吃么?”
张朝笑道:“你刚刚还说我学识渊博!这转眼就开始质疑我学识了!你就按我的意思掐吧!等一会儿,回去我亲自下厨炒给你们吃!等一会儿,去那边摘一些辣椒回去;这炒红薯藤可不能少了辣椒!那边还有你最喜欢吃的西红柿;等一会儿去看看有红就摘一些回去。”
留下黄芝儿朱尧樾朱尧颖等女眷在这里采摘蔬菜,张朝带着陈信几人往前走去。张朝俯身看着稻穗,道:“看这稻穗长势还是蛮不错的!但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特别是像这些土改田才开始种植水稻;相对与南方这里的水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灾害!要注意保持田里的水。”
陈信点了点头:“新修的水渠已经遍布了整个稻田!这稻田里水是有保证的!”
张朝点了点头笑颜而道:“对了!我让机械厂为你们专门生产一种稻谷脱粒机;今后,就不需在先以前那般靠手工给稻谷脱粒!”
陈信笑道:“你呀!总是给我惊奇!对了,子暮我有事还得与你说道一下。就是,这玉米已经进入成熟期。而时不时有人会来偷盗一些!你看,是不是因加强一下这里的守卫!”
张朝笑道:“加强守卫就没有必要了!你要去多多给民众们讲解宣传一下;告知他们我们这些田地里栽种的都是用于来年发放给他们的种子。如果,他们想尝尝鲜;就等待明年他们自己家栽种出来再吃吧!如果,今日他们偷摘完了,明年就没有种子发放于他们。”
说道这里张朝话锋一转,带着严厉的语气言道:“但对于那些屡教不改之人,查出之后严惩不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