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新明一五六七> 第25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1 / 3)

通过“绿倪事件”让张朝对明朝的言官们有了全新的认知。这是一群无畏的斗士,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魄。他们有着强烈的群体意识,也有忠实地履行着监督与纠察的职责,也有以力挽狂澜于既倒的精神。他们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对于朝廷的各种权力体系起到了一种制约与规范的作用,同时很大程度遏制了由于权力带来的弊端以及衍生出来的种种腐化因素。但他们也有靠着舆论主导为了个人或集团利益,身陷门户,党同伐异,朋比为奸,置国家命运于不顾,对于国家衰败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绿倪事件”不是偶然,这只是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再次交锋。此次的失败者显然是宦官集团。上次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交锋还是在武宗时期,当然那一次的失败者也是宦官集团。刘瑾被同出于宦官集团的张永以谋反罪给凌迟处死!而武宗也因失去了刘瑾这个盟友而整日陷于豹房,不理朝政。直到朱厚熜继承武宗之位,但因“大礼仪事件”世宗对文官集团有着很深的芥蒂;当然在世宗一朝宦官集团也没能得势。这与世宗对待宦官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他看来这群阉人只不过是他豢养的奴才而已!看不起宦官,而对文官集团有心生芥蒂的世宗为了制衡文官集团的力量;于是培养了严嵩这样一个奇葩让文官集团从内部生乱;以满足世宗对朝政的掌控!

张朝将手中的《武宗实录》放在书案之上,走出书房,看着亘古不变的星空自言自语:“文官集团靠着言官制度掌握着舆论,使大明朝由法制渐渐演变成靠道德治理的朝代;而控制着舆论的文官集团显然是道德的制定者!如此,我也该出手了!”

但在自己出手之前,张朝还是想进宫于朱载垕再谈谈,看看他是怎么一个态度!

因张朝在朝会之际敲响登闻鼓使自己直接面对文武百官,面对言官们潮水般的谏言朱载垕没有坚持。绿倪被遣送出宫,而陈洪孟冲之流被言官们抨击为祸乱朝纲的新八虎而被充军流放。朱载垕也总算是明白了自己的伯父及他的父皇为何一个躲进了豹房而另一个住进了西苑。

当听闻张朝来向自己请安的朱载垕一口回绝了张朝的请求。

听完前来回复自己的枉正之言的张朝此时这心也感到七上八下的,虽说这朱载垕见自己视为他的儿子,对自己也算是宠爱有佳;却不想被自己摆了一道。换做任何人都不会原谅自己的这种行为,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

但从张朝决心如此做的时候,便已经想清楚了后路;但却没有想到朱载垕会如此这般连见都不愿意见自己。这令张朝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今日自己不能见到朱载垕那自己很快便会被对自己有敌意的人给踩死;恐怕又得回到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去了!那张朝之前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因此张朝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张朝看着枉正笑道:“枉公公,不知皇上现在何处呢?还请你再跑一次,就说本王是来向皇上请罪而来!”

因平常在张朝哪里也算拿了不少好处,故对张朝也还算是客气的枉正笑道:“王爷!这皇上的住地也算是这内宫的私密;咱家也不好透露!这样,还烦请王爷在此稍后;容咱家再次于皇上禀报如何?”

张朝抱拳笑道:“如此就劳烦枉公公了!”

见枉正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朱载垕明白他为何而来:“晋王是不是不肯离去,还是执意要来见朕!”

枉正点了点头:“回皇上,晋王确实没有离去;让奴才再次回报皇上并言说是为请罪而来的!”

一听这话,朱载垕抬眼看了一眼枉正道:“请罪?他何罪之有呢?”

关于张朝敲击登闻鼓而引起一连串事件,在这偌大的宫廷之中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张朝有何罪过。听闻朱载垕如此讯问,枉正赶紧答道:“王爷对于敲击登闻鼓之事深感不安和惶恐!还请皇上能看在他的无知好玩而能原谅于他!”

虽说无情总是帝王家;但朱载垕对他这个失踪了近二十年的皇子朱翊铃还是心存愧意;听闻枉正如此替张朝说话,心中气也没有那么大了;转眼看了一眼枉正:“去将晋王领来见朕!”

朱载垕抬眼看一下抱拳躬身站立于自己面前的张朝,怒声言道:“你今日前来见朕所谓何事呢?”

张朝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朱载垕,此时朱载垕正一脸怒气地看着自己。张朝小声言道:“孩儿今日是来负荆请罪的!还望父皇降罪于孩儿!孩儿确实不知那皇极殿前的登闻鼓居然会有如此之大的功效!一时技痒便上前敲击了几下,却不想闯下如此弥天大祸;还请父皇恕孩儿无知之罪!”

说到这里,张朝话锋一转:“虽说儿臣是无心之失,但儿臣也算尽了为臣子之责!陈洪等人谄媚贪婪,为了一己之私利;以美人蛊惑圣上,使父皇无心朝政之事。言官以此事串联上书,搞得满朝风雨而无心朝事。堂堂天下之主被这件事逼得只能躲在这后宫之中,而百官之首的首辅大臣也被此事逼得称病于家。整个朝廷陷入一片混乱,全因一个小小的绿倪。古往今来又多少亡国之祸起于女子还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