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新明一五六七> 第27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3章(1 / 2)

高拱这几天总算是如愿以偿了。因为殷士儋的致仕奏折终于被朱载垕允了。这样,内阁便只剩下了张居正了。自从张朝在那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诠释了齐宗尧及吴朝的两案,也给高拱开视了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审视后面各地上报的案子。令他感到意外的上报的案子大都存在利益冲突,而这些利益冲突大多都是因为土地问题而引起!还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土地问题是的解决一下了,不然明年官员们的俸禄可能都没有了,又哪里来钱治国强军呢?

看着刑部、都察院以及大理寺三法司送往内阁的卷宗,高拱在每一个卷宗都做出了相应的批注。在吩咐人员将批示完的卷宗送往司礼监之后,高拱看着送走的卷宗感到有一丝憋屈。而这憋屈的心情使他又有收司礼监权于内阁的想法。

上次,高拱就对司礼监的权利就打过注意了。高拱相借“绿倪事件”陈洪与孟冲二人倒台之际将司礼监之权收于内阁,不想朱载垕不仅没有同意还将他的死敌冯保重新调回司礼监做了秉笔太监。虽说,掌印太监不是冯保;但也不是他的人;这或多或少会影响他的施政。故将司礼监的权收回内阁还于他这个首辅的手里,这样他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高相”!

今日的公事也算处理完了,高拱活动活动了手脚;看着窗外阴霾的天空,不由得感叹了一句道:“也不知道今年这第一场雪何时能下下来,也为我大明换一年丰年!”

而这时,韩楫拿着一本书籍向着高拱的值房走来。没有想到刚刚走到走廊的尽头却发现陆树德也从另一个转角来到走廊,看他手中似乎也拿着一本什么书籍。二人相互见礼之后,都看见对方手里拿着的书籍;于是二人异口同声的询问对方道:“你也看了这本书了!”之后,二人相视一笑;一前一后向着高拱的值房走去!

正好高拱立于值房门口见二人一前一后向着自己走来;待二人见礼之后,高拱看着陆树德道:“与成,不知家兄可好呢?”

被高拱如此问道的陆树德感到有些莫名,但见高拱如此问道也只好如实回答道:“多谢老师挂念,家兄一切安好!”

高拱笑颜而道:“想我与与吉都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他以会试第一选庶吉士。而我十七岁以礼经魁于乡,以后却在科举道路上蹉跎了十三个年头,才考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如今他这会试第一的状元却在家闲居,倒是我这屡次不中之人还在朝中谋事;想来惭愧呀!”

一听高拱这话,陆树德赶紧上前言道:“家兄一介闲人,何以与老师想比呢?”

高拱笑道:“与成也不必多言!我只是今日见到你,想到你的刚刚树声兄而已!想到树声不为名利所缚,羡慕他的豁达而已。但我也想请你给家兄去一封书信,说说朝廷的状况;希望他能重新出仕为官!”

陆树德赶紧见礼答道:“学生带家兄谢过老师的体恤,但家兄身性淡泊名利;作为弟弟的也只能尽我之能加以劝解!”

高拱点了点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韩楫道:“伯通,我见你与与成二人手里都拿这一个小本;可又是王爷的《故事会》又开出版了?哎!我也反对你们去看这些书籍作为放松心情的一种手段,但你们在家就行了,可不能做得太过了!这晋王也是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多刊印一些圣人之学!”

韩楫直起身子言道:“老师的教诲学生自当铭记于心。但今日学生所带来的书籍可不是之前王爷刊印的《故事会》,而是兴华社出版的《求是》一书!”

高拱看着韩楫递来的书,又看了一眼陆树德手里的书籍:“与成,你手里的书也是这《求是》吧!你二人怎么都来给我献书来了呢?”

陆树德笑道:“我与伯通这是心里灵犀,在拜读这《求是》之后;第一时间都想起了老师。想听听老师对这本书的看法!”

张居正看着于慎行递来的书籍,看着封面上写着《求是》二字;看了一眼于慎行,又转眼看书案的书道:“《求是》!探究真理!不就是些前人书写的一些杂文吗?对于你我这些文章早已烂熟于心了!又有什么好探究的呢”

对于张居正这样一位十二岁为秀才,二十三岁便中进士授庶吉士的天纵奇才自然对这样一本靠抄录前人所写文章的书籍自然不会看在眼里。最关键的是还是一本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书籍,那更是呲之以鼻!更重要的是书中所刊的多为杂学之文,这令张居正这样的正统儒学出生的人那更是不削一顾!

于慎行见张居正似乎对这本书不太感兴趣,随手将书翻到一篇文章介绍道:“老师,您看看这篇文章,或许您会重新认知这本书!”

接过于慎行递来的书籍,张居正看了看文章的题词《学与做》;再看下首写着“张子暮”三个小字。于慎行道:“从整篇文章的论述及写作手法来看,这篇文章应该是出自王爷之手。而张子暮那是王爷曾用名。”

见张居正没有理会自己也没有阻止自己,于慎行继续说道:“学是过程,做是目标。学是查漏,做是补缺。学是积累,做是释放。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引发质变。”说道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