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新明一五六七> 第28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1 / 2)

潘季驯的人生这几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宛如过山车般的境遇;上个月底被遭勘河给事中雒遵因‘槽船行新溜中多漂没’为由被弹劾,受免职处分。而这个月因张朝在朝会的赏识而被再次启用接替朱衡出任工部尚书兼总理河槽兼提督军务之职,而潘季驯在这治河道路上也算是三起三落。

第一次开始于嘉靖四十四年月,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和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朱衡一起负责治河,时近一年,次年十一月即因母丧丁忧回籍。第二次始于隆庆四年,被任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总理河道提督军务,因“槽船行新溜中多漂没”隆庆五年十月遭勘河给事中雒遵弹劾,受免职处分。这不两个月时间没到再次被启用!

今天内阁与各部尚书及各科给事中会揖的日子。此时的内阁就剩高拱与张居正两人;而且两人还都兼职这各部尚书。高拱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则是吏部右侍郎兼任东阁大学士。这六部尚书内阁就占了两位,其他的除了刚刚升任的工部尚书潘季驯,便是刑部尚书葛守礼、兵部尚书谭伦、户部尚书张守直及礼部尚书潘晟。

除去各科都给事中及给事中,还有各部的左右侍郎;对此次会揖也十分关注。因为,现在内阁就剩两人;也不可能长期如此空缺下去。除了高拱以尚书的身份署理内阁,其他的内阁成员多数是以各部左右侍郎的身份入阁。故,各部左右侍郎也盯着入阁为相的机会。

潘季驯的再次回归令弹劾他的堪河给事中雒遵感到有些意外,也令他的恩师高拱有些不适。前脚刚刚将人罢官免职,后脚人家便被调职高升。但高拱对此也只能表示无奈,海漕之争是他借张朝开海禁一事授意粱梦龙做的;也就是想借张朝之手撬开海运大门。张朝也没有令他失望,朝会上对漕运海运的陈述驳得反对海运的那些官员一个个哑口无言。

不痛快归不痛快,但这潘季驯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治理河道的人才。虽说,这海运之事已经议定;但这运河也不能就此荒废,黄河也不能不治理。如此,就让潘季驯出任工部尚书主持治河大计;反正他算是轻车熟路了。至于,原工部尚书朱衡就让他好好整治他的都察院及各道御史吧!

作为户部尚书的张守直对潘季驯提出的“束水攻沙之法”心存疑虑。对张守直的疑虑张朝表示理解和尊重:“对于户部尚书的疑虑和担忧,我很是理解并对张大人为国尽事表示尊重和钦佩!诸位大人都知道朝廷现在财政短缺,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银子去做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但不作不为,那黄河及漕河也不会自己疏浚贯通。”

“《孙子兵法》有言‘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故我相信潘大人提出的‘束水冲沙法’是有其可行的!为此我专门令人打造一个模型,就是为验证潘大人的‘束水冲沙’的构想。现在工程正在皇极殿外进行紧张的施工,明日早朝诸位大臣便可陪同皇上一起验证潘大人的构想是否可行。”

“对于黄河长江乃至我大明境内的任何一条河流除了治理,我们还要加强预防工作。黄河为何被称之为‘黄河’,就是因其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带走了大量黄土泥沙。而自秦汉起关中平原的过度开发导致黄河变得更加浑浊。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过度的砍伐及开垦导致了水土流失。故,我们除了在下游治理黄河,而在其上游我们也要预防;防治结合方能起到海清河晏之效!当然,这不是一天就能成其之功也;这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不断的努力方能实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从今天开始终有一天会给后世子孙留下一条清澈的黄河的!”

张朝一番讲解及说明,不仅讲明白了黄河形成的原因;也提出了标本兼治之法。特别是后面的那一句话,说得人都有点热血沸腾了。

“这皇极殿怎么如此吵闹呢?”

听闻李贵妃的询问,冯保道:“据皇极殿传来的消息是晋王令人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修筑什么模型,来验证刚刚升任工部侍郎潘季驯提出的一个治理黄河的方法!”

一听冯保说张朝的名字,李贵妃就如鲠在喉;加之张朝现在在朝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稳固;更令李贵妃感到寝食难安。与张朝几次交锋不仅没有令张朝被赶出朝堂,还令他在朝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除了推荐官员掌握一方守牧之权,现在对朝中的人事安排开始插手;如在这样让其发展下去,这满朝文武都怕是他的人了。真到了那个时候以他皇长子身份,那时皇太子还能不能被称之为太子还两说。想到这里李贵妃不敢再往下想了,如果真有那一天;那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当如何自处呢?

李贵妃道:“让你去做的是可有眉目了?”

冯保点了点头道:“过去我对张居正和高拱的关系不敢肯定!但从上次海漕之争之后,二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说,高拱与张居正的经世救民的志向、在政治上的看法以及二人的学思都大致相同。但高拱与张居正在政治上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在暗地里存在着矛盾冲突及权力斗争。现在的高拱可谓位高权重。一人之下,百官之上;与前朝的宰相比肩。”

“三年,高拱还朝入阁,便以大学士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