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朝来说今日的朝会最大的收获便是张守直的那一番话,也让张朝感受到这个时代那些对现实不瞒寻求变革的还是大有人在。当然,抱残守久的士大夫也是大有人在在的。而张朝今日在朝上之言和朱载垕的态度也令高拱与张居正看到变革的希望!
高拱看着韩楫对张朝及张守直今日在朝会上的言论手稿,道:“伯通有心了!”
韩楫道:“老师过奖了!原来接触晋王时,觉得他是个言过其实之人;靠着自己一些小手段取得一些政治上胜利。但与他接触久了之后,方才觉得他学识远超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
高拱看着韩楫整理手稿,带着一丝兴奋之情言道:“是呀!当初我对王爷的认知,也停留在坊间的传言。说王爷是个不学无术之人;虽治学但其所学全是末技等非正统之学。从这大半年的接触来看,王爷对于朝政和当今天下的大势的洞察孩子明白清楚;远远超过我等。而他的言论也不全然是空言。他是有心之人,有心挽颓势于大厦将倾之人。”
韩楫听闻高拱此言,带着一丝担忧言道:“老师!我知道您是看重王爷的才华,但您也要顾及一下他的身份!不可再说如此之言!”
高拱抬头看了韩楫一眼道:“这问责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呢?听闻晋王之言,感觉是解决吏治问题的一条不错的道路!”
听闻高拱这话,韩楫点了点头道:“是呀!听闻晋王对问责制的实例之言便觉得这是对当下吏治进行整顿的一条不错的良策!”
。。。。。。。。。。
“是呀!”张居正放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于慎行道:“可远,以为这问责制如何呢?”
于慎行道:“对老师与汝默兄所谈论王爷在今日朝会之上的言论,这问责制在审查官员政绩确实有着其长处。特别是在王爷所举例谈论这问责制时的事例,简直就绝了;如此,真的推行开来,我想对那些负责建设的官员可谓是上了一道重重的枷锁使他们不敢在这些工程上作手脚!”
张居正道:“你的学识和眼界还需历练和打开。这问责制与我构思的考成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处!如果有机会我还真想与王爷就此展开深入的探讨。汝默,你以为此策有无可行之处吗?”
申时行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便可查察其失,而各负其责便可因失问责;失职者因其失职而查察使其决不能互相推诿;失职者因其给朝廷及民众带来相应的损失自然要对其追究责任!如此便可起到监察之功效!此乃良策也!当可行也!”
对于申时行的解释,张居正陷入了沉思。而站在一旁的于慎行不由得为申时行叫起了好,用略显激动的话语言道:“汝默兄之言令在下茅塞顿开。这可是当下对问责制做出最切且的解释。”
申时行摇了摇头道:“关于问责制的解释,当然得出自于晋王之口;你我在此按图索骥也只是一阵瞎猜而已!”
。。。。。。。。
张朝接过黄芝儿递来的莲子银耳羮,喝了一口之后看着黄芝儿道:“算算日子母后的预产期也快到了吧!”
黄芝儿点了点头道:“快到了!算算日子就这几天!”
张朝道:“你这几天没有什么事,就多去宫中走走;看看母后吧!毕竟母后年事已高,以算得上高龄产妇;这相关的准备工作自然不得马虎。”
黄芝儿看着张朝将那碗莲子银耳羹吃完之后,接过张朝手中的碗道:“那我就下去准备一下,天气已入深冬,你看书也不要看得太晚了!”
张朝笑看着黄芝儿满脸溺爱地说道:“好的!一切听从夫人安排!”
看着黄芝儿走出书房,张朝拿起手旁的《大明律》翻看了几页;在心里不由的感叹起来:“我怎么来到这么一个时代,我又什么要做这王爷呢?这明朝的王爷可真不是人做的!还好,自己这王爷的权限还比较松。我真的同情其他的藩王,连出王府会客都要给当地的政府报备!”
想到这里,张朝不由得回想起今日在早朝的时候;自己说得高兴一时没有管控好自己的嘴秃噜出问责制时,高拱与张居正的那没有见过世面的神情现在还留在张朝的脑海中。问责制用于像治理河道这样政府性工程确有其可取之处,但最让人担忧的就是这些人将其用于税赋的收取工作。强制规定某个地方今年要交纳多少钱粮,而地方在中央的强制规定之下,加之问责制的强制性;那地方交不上这么钱粮,面对问责威胁地方也只能强制征收。如此这天下大势不又回到明朝末年那种天下之势去了吗!
就在此时,关翌在张翼的引领之下出现在张朝的面前;对于关翌的突然到来,张朝明白定是龙天那里出了什么大事。不然关翌是不会出现自己的王府。关应、管膺等人被张朝派往广东协助龙云,这关应之前所负责的工作便移交给关翌负责。
简单几句寒暄之后,张朝看着关翌询问道:“如此风雪兼程赶到京城来见我,想来定是镇虏卫那边出了大事!赶紧说说吧!”
关翌道:“回王爷!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俺答前几日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