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宣读完毕,董卓命令左右将少帝拉下王位,解去少帝的印玺。又让何太后去除太后的服饰等待赐封。
少帝和和太后两人哭嚎了起来,群臣无不面带悲色。
尚书丁管走出队列,怒喝董卓道:“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我当以颈血溅之!”
说着就挥动象简(也就是上朝时臣子拿的那个牌牌),砸向董卓。董卓大怒令武士拿下丁管,推出去斩首,丁管骂声不绝于口,到死神色不变。
董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完毕,董卓命人扶何太后以及弘农王以及少帝妃子唐氏居住在永安宫,并且封锁宫门,严禁群臣进入永安宫。
这少帝四月登基,被母亲舅舅群臣玩了这么几个月,九月就被赶下台了。董卓所立的陈留王刘协,年仅九岁。登基之后改元初平。封董卓为相国,至此董卓权势滔天,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李儒劝董卓重用名流贤士,用来收拢人心,同时向董卓举荐蔡邕。董卓同意了他的意见,并且名人前去赐封蔡邕官职。结果蔡邕并不领情拒不赴任,董卓大怒,命人告诉蔡邕:“你如果不来,我就灭了你的族。”蔡邕怕族人遭到牵连,只得从命前去赴任。董卓见了蔡邕大喜,一个月之内给蔡邕升了三次官,最后蔡邕官至侍中,董卓见到蔡邕表现得也甚为亲厚。
另一边少帝和何太后、唐妃被关在永安宫内,用度日益减少,到了永安宫之后少帝的眼泪就没干过。一天少帝看到两只燕子在庭院里飞舞,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就吟了首诗: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少帝不知道的是,董卓早就命人守在永安宫探听他这的消息。当天就有人将这首诗呈给了董卓,董卓看完之后道:“怨望作诗,杀之有名”当即就让李儒带着武士,去永安宫杀少帝等人。
李儒见到少帝之后奉上毒酒,少帝问道:“你怎么突然来这奉酒?”
李儒道:“春日融和,董相国特地让我来此奉上寿酒。”
何太后道:“既然说是寿酒,你可以先喝。”
李儒怒道:“你不喝吗?”
李儒叫来随行的武士拿着短刀白绫上前,而后李儒继续道:“寿酒不喝,就用这两样东西。”
唐妃在旁边道:“我愿代陛下饮此酒,请大人放过陛下母子二人。”
李儒喝道:“你是何人,能代替弘农王去死?”
接着李儒就把酒递给何太后道:“你可要先喝?”
何太后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子入京才有今日之祸。
李儒继续催少帝喝毒酒。
少帝道:“容我和太后道别。”
说完少帝就开始大唱悲歌,边上的唐妃也跟着唱。两人唱完就抱在一起哭,李儒这边就不耐烦了,大怒道:“国相还等我去回报此事,你等如此拖延,指望谁来就你们吗?”
何太后大骂道:“董贼逼死我母子二人,皇天不佑啊!你等这样的助其恶行的将来必定会株连九族!”
李儒大怒,直接扯住何太后将她推下了楼,又令武士勒死唐妃,用毒酒灌杀少帝。
而后李儒回去禀报董卓已将三人处死,董卓让他将这三人葬在城外。自此以后董卓每夜入宫**宫女,连献帝的龙床都给霸占了。还时常领兵出城到城外围杀百姓,抢掠妇女财物装在车上,车下还挂着几千百姓头颅。回城之后则扬言大破贼军大胜而回,并在城外焚烧人头,将妇女财物分给手下的兵将。
越骑校尉伍孚见董卓残暴愤恨不平,一天他在朝服内穿了小铠,还藏了短刀,准备刺杀董卓。
董卓入朝,伍孚在门口迎接,拔刀就直刺董卓。董卓气力大,两手按住伍孚。吕布上前压制伍孚。
董卓问道:“谁指使你反我?”
伍孚瞪目大喝道:“你不是我的君王,我也不是你的臣子,怎么能算造反?你罪恶盈天,人人得而诛之!我恨不能车裂你以谢天下!”
董卓大怒,命人将伍孚拖出去凌迟处死。伍孚到死骂声不绝口。
董卓自此以后出入都带着甲士护卫。
此时身在渤海的袁绍,听闻知董卓弄权,就命人携带密信前来洛阳见王允。信中写道:“董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你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王允得到书信,但是左思右想都没有一个好主意。一天,在侍班阁子内见旧臣都在,王允曰:“今天是我的诞辰,晚上请各位到我府上小酌一番。”
众官皆道:“必来祝寿。”
......
此时身在青州的陈越,则在检阅铸造司新研制的火炮。这次的火炮并没有加大炮弹的口径,而是加长了炮管加厚管壁。炮弹也有所修改,弹头加长了,质量上也加重了一些,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