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医官> 第2章 他乡遇故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他乡遇故知(1 / 2)

益州城外一处农家院中,一名着青色长布衫,发系白冠,约莫二十岁上下的年轻男子端坐在一张小凳子上,凳子旁立着一只黄梨木打成的行医箱。

年轻人叫萧源,是位一心游历天下的年轻大夫,这两天到了大燕朝的边疆道省剑南道的首府,益州府城。和以前一样,寻访益州城周边的乡村,为看不起病的贫苦百姓义诊。

此刻萧源看着躺在床上面色虚弱的老妇人,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三根手指轻轻从老妇人右手腕处拿开。

“大娘,您这是受了些风寒,不碍事。”萧源笑着道:“我给您开两服药,喝下便会好了。”

说完萧源从行医箱中掏出纸笔,认真的写上几味药材,同时写上用量用法,写完后仔细又核对了一番,这才起身将方子交给了一旁站着的一位黝黑大汉。

“病人身体还是很虚弱,最好买些补品补补身子。”

萧源说着打量了一下这个家徒四壁的房子,心中微微叹气,实在是世道害人。

那黝黑的汉子点着头,长满茧子的大手小心的接过了萧源递过来的方子。

此时却见那老妇人动了动身子,似乎想要坐起来,萧源连忙抬手轻轻压住了老妇人:“大娘,您身体虚弱,躺着便好。”

那老妇人便看向一旁的儿子:“大牛啊,快去拿些咱家的鸡蛋送给小萧大夫作些诊金。”

然后转过头满脸歉意的看向萧源:“小萧大夫,实在是家里穷,您可别介意,收下我这老婆子些许谢意吧。”

萧源微微笑道:“治病救人是我应该做的事。”

不过见那大汉提来的四五只鸡蛋,萧源还是收下了,他知道这是母子俩的心意,他若不收下,只怕更伤了这对母子的尊严。

萧源缓缓收起行医箱,转头道了声告辞,随后抬腿往外走,只是转身的一瞬间悄悄从袖中放下几两银子在那妇人床边,只是这母子两都没发觉。

回到益州城的客栈,萧源刚坐下身子,还没等喝口茶,就听见门外传来敲门声。

萧源站起身,推门一看,见是一位熟人。门外这位穿着一身管家长衫,叫做李思彤,以前在江南道省曾经遇到过游历的萧文正和萧源爷孙俩,当年的李思彤被人打断了胳膊,知道有个叫萧文正的老神医在此游历,便去求治,当时便是被只有二十出头的萧源给正了骨,当时萧源那一个个动作至今让李思彤记忆犹新,自己是当事人,如今这条胳膊已是与常人无异,可见这萧源医术的厉害。

“哦,是李大哥啊,快请进。”

萧源不知道这个李思彤怎么在这里,也不知道他怎么找到自己的,不过既是熟人,也正好聊一聊。

“萧贤弟,三年一过,你还是这般客气啊。”

李思彤看见萧源很是开心,不过随即还是压下了激动的心情,低声问向萧源:“萧老爷子在里面吗?”

萧源面色微微一窒,有些苦涩的说道:“爷爷他离世已有一年。”

李思彤自知失言,连忙安慰道:“瞧我这...萧老爷子平生乐善好施,活人无数,你也要节哀。”

萧源微微摆手,示意李思彤不必在意:“李大哥如何在这里?”

李思彤连忙笑道:“我如今在这益州府里做个管家,听到外面说益州城来了个年轻的神医,一打听名字,便知道是你来了。”

萧源哈哈一笑,把李思彤让到座位上,为他沏了一杯茶,笑道:“我哪里是什么神医啊,不过是初出茅庐的小子罢了。”

李思彤也是一笑,他知道萧源在和自己开玩笑,萧源的医术他自己就亲身见识过,谁要只看他年轻的相貌不把萧源当回事,只怕是大错特错。

二人几年不见,也有许多话题,便一直聊到将要日落。

李思彤临走前说是今天太晚,明日好好准备,要在益州城最好的酒楼仙鹤酒楼摆宴为萧源接风,萧源也并未推脱,欣然接受。

第二天上午,萧源起床洗漱一番,吃过小二送来的早粥,便是提起身边的行医箱向客栈外走去。

“待会若是李管家来寻我,你就说我去城外枣家村坐诊去了。”萧源向小二吩咐道,小二连连点头称是。

枣家村在益州城北十里之处,是处近百户的大村庄。萧源赶到枣家村后便在村内祠堂外借了一桌一椅,摆在街口,竖起一条长布,上书两个大字“義诊”,底下有一行小字“医行四方”。萧源听爷爷萧文正提过这字来历不凡,却是没有说明到底是谁所书,如今萧文正去世,倒也成了一桩谜。

在枣家村断断续续接诊了数人,此刻萧源正坐在小椅子上写着方子,写完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将方子递给了对面一位拉着个四五岁大小男童的妇人,笑着说,“呵呵,这孩子就是吃坏了肚子,按这方子吃一剂,泻完便好。”

那妇人连连道谢,接过方子拉着孩子便走了。萧源见一时没有来治病的人,便喝了口水,倚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小道上马车声响起,远远还听到李思彤急迫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