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医官> 第20章 阴阳失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阴阳失调(1 / 2)

萧源沉思了一会,开口道:“我,勉强使得七寸针。”

“什么?”萧源的话音刚落,三位朝廷御医便是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不过,在皇上面前,只怕这个年轻人再轻浮也不敢欺君啊,难道说,这个年轻人当真能使得了七寸针?

不光是这三位御医吃惊,就连古老和亲自问话的皇帝也有些惊诧,虽说皇帝是捕捉到了何孝全与萧源的细微交流,不过,当萧源亲自开口肯定,皇帝也还是有些震惊。

“那便由你医治。”

皇帝随即开口。

“皇上,草民有一个请求。”谁知道萧源此时又是开口说道。

“萧源,注意你的身份。”何孝全开口提醒萧源,不要乱说话惹恼了皇上。

皇帝却是说道:“你说,我都满足你。”

萧源微微拱手,凝思片刻,开口道:“皇上,草民能为太皇太后治病,便是前生与今世修来的福分,自当竭尽全力,但是,太皇太后的病,是由心病所结,即使草民行了针,也不能保证太皇太后能够痊愈。”

众人一听,心中便是一沉,心病?这萧源不是在胡说八道嘛,所谓心病,那只会导致人心理上的变化,比如相思病,会让人心思惆怅郁结。可是,太皇太后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哪有心病会导致这种情况呢,这完全就是这个娃娃郎中在乱诊病。

几位御医心中对萧源的态度又来了个反折,想来,这位娃娃是没见过世面,为了出风头,在此乱说一通。

萧源当然知道这些位老御医们的想法,其实,古老也有点怀疑萧源的说法,不过,古老有了上次萧源治病的经历后,便不再是怀疑萧源的诊断,而是在沿着萧源的结论寻找解释的思路,可是一时半会,他真的是琢磨不清。

萧源看着怀疑、不解的众人,开口解释道:“我之所以说太皇太后得的是心病,是因为刚刚我和古大夫进去时,我见到太皇太后眉心之间的沉结之气。”

众人听着都是一愣啊,连皇帝此时都有些怀疑这个萧源是不是在胡说八道了,这讲的是什么啊,玄而又玄,莫名其妙。

萧源却是接着说道:“气,凝结于表,表现在人的脸色和情绪上,肝主怒,肾主喜,胃主欲,心主气。俗语说气大伤身,这气和身便都有两种。”

萧源顿了顿,见皇帝没有阻止的意思,便又继续说下去:“这第一种气,便指的是怒气,而身,则是指人的肝,这就是说怒气伤肝。这第二种气,说的是人长期处于一种状态下,形成的一种习气,而这种习气时间久了,便会导致身体上出现疾病。”

说到这,所有人都若有所思,尤其是三位老御医,他们既然是皇宫里的二席御医,那对中医的了解更是极为深刻,此时,听着萧源的解释,便是如同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萧源见大伙都在沉思,气氛有些沉闷,便微微笑了笑,继续说道:“这第二种意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气大伤身,这个词,也确确实实是有中医上的道理的。而太皇太后的病,正是气大伤身,是一种处于长期极端状态下,形成对身体的伤害,由此,形成了这十几年来的怪病。”

皇帝看向萧源,说道:“你说清楚,是什么状态。”

萧源微微一叹,转眼朝向那面大冕帘,:“太皇太后,一直处于一种气势傲人的状态,作为一名女性,太皇太后的长期强势,让自己的身心一直处于关闭警惕的状态,而这种不良情绪,便导致身体逐渐透支。”

这一下,众人虽是明白了,却都沉默不语,太皇太后为什么要如此强势,谁心里都很清楚。

先帝突然驾崩,太皇太后老年丧子,却没有时间悲痛,在当年朝廷动荡之时,是这位老人家站了出来,将自己年幼的孙子推上了皇位。

当年,三公权臣掌握朝政,太皇太后与年幼的皇上祖孙相依,若是太皇太后不表现出这般强势,只怕早已是朝廷分崩,山河破碎的局面了。

萧源心中十分敬佩这位老人家,虽说,这位老人家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祖宗的江山社稷,但维护天下一统,保持和平的局面,那便是造福百姓苍生。

何孝全看向萧源,他没想到萧源仅仅只看了一眼,便能将太皇太后的病情说的如此明白,只是他疑惑,刚才皇帝没问之前,他又为何摇头说自己治不了呢?

只听钱伯文钱御医又问了句:“那这吃不了喝不下的病因又该如何解释?”

众人皆是看向萧源,现在最紧要的问题,不是讲解病因,而是,这种奇怪的病,到底是为什么?

萧源笑了笑,说道:“气,在《黄帝内经》中,与阴阳,玄学并重,而太皇太后因气伤身,这种状态便是阴阳不调之症,胃为土,是属阴阳调和的内脏,所以阴阳不调,导致的病状,便是不食不饮。”

钱伯文微微点头,心中便是明白了许多。

“说你的请求吧,朕准奏。”

皇帝此时直接开口,萧源极为清楚的讲解,让他已经信任萧源的医术。

萧源点头,说道:“皇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