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告示由临北县衙所发,告示上说,河北道已经有四个州郡闹瘟疫了,他们所在的许州就是闹瘟疫的州郡之一,最重要的是临北县已经出现瘟疫患者了。
这次的瘟疫来得非常突然,为什么说突然,因为在四个州郡同时出现,这在以前从未发生过,若是不加控制,这将是大唐立国以来危害最大的一场瘟疫。
地方官员发现瘟疫后立刻八百里加急上奏朝廷,已经被天灾吓怕了的李世民感觉自己脑袋又疼了,亲下谕旨,派太医院全员出动,并且花重金召集各方医馆名医,前往河南道对抗瘟疫,他还在谕旨中严令,那些州郡的刺史如果无法将这场瘟疫控制住,一律革职入狱。
李世民对这次的瘟疫可谓极度重视,没办法,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何况他还被咬了那么多次,已经神经过敏了。
临北县衙发这个告示的用意只有两个,第一,告诉所有的村镇,临北县所有村镇暂时封锁,限制所有人畜外出,村内的居民也不要随意走动窜门,防止瘟疫传染。
第二,告诉所有村镇,不久将有朝廷派来的医者前来各个村子坐镇,希望各村的村正积极配合工作,一旦发现任何人有患疫的苗头,立即通知医者,进行治疗,若治疗无用,则将患者烧死。
烧死瘟疫患者看似残忍,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古代,瘟疫基本就是绝症,治愈率非常低,跟未来世界的非典差不多,只有将患者烧死,才能防止传染。
李浩看了告示后愣了许久,忽然想到一个重大的问题,村子被封锁了,那老子怎么回去?
李浩一想到这里赶紧就往村外跑,连驴蛋都顾不上了,然而当他跑到村头的时候,悲哀地发现两个身穿军服的武士手持长兵守在金水桥边。
“艹,动作这么快!”李浩绝望大叫,眼珠一转,想到游泳过河的主意,悄悄折转方向,往北跑到金水河边,金水河不算小,三丈多宽,河水流得很慢,他的游泳技术虽然不高,不过自忖游过去应该没什么问题,他刚想下河,忽然看到河对面有动静,仔细一瞧,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只见河对面有一个武士骑着骏马正沿着河边缓缓前行,双眼在河面扫来扫去,要不是有河边的柳树遮挡,只怕早就发现李浩了。
这些封锁村落的武士一看就是军队中人,为了控制这场瘟疫,李世民连军队都出动了,可见他对这次的瘟疫是多么重视。
这下李浩苦逼了,耷拉着脑袋回到村子里,不知不觉间又回到了胡老汉家,此刻驴蛋已经完事,正在驴棚里跟翠花蹭来蹭去,快活得不得了。
李浩看到这货就来气,都是这货管不住下半身,害得他现在被困胡柳村,眼看都下午了,晚上睡哪呀。
“你这头色驴!”李浩从地上捡起一根柳条,就想上去抽他两下,忽然听到后方有人叫唤:“小李道长,你何时来的?”
李浩闻言转头,隔着篱笆院子就看到胡老汉和他大儿子胡大山回来了,两人三两步进了院子,李浩尴尬地丢掉柳条,道:“我带驴来找翠花配那个的,哈哈,呵呵……”唉,感觉说这种事好丢人好羞耻。
胡老汉也呵呵笑了笑,摊手道:“进屋喝口水吧。”李浩干笑点头,跟他进屋。
胡老汉进屋后推开后门,叫了声:“孩子他娘,小李道长来了,给客人烧点水。”
“好哩!”屋后传来女人的声音,那是胡老汉的老婆柳氏。
胡老汉在三间屋找了找,不见小儿子的踪影,转头问胡大山:“大山,你弟哩?”
“出去玩儿啦。”胡大山回答,“你刚出门一会儿,他就出去了。”
“这混小子。”胡老汉冷哼一声,叹息,“一天到晚就晓得玩,老子好不容易交了束脩供他去邻村念书,就是不用功。”
李浩在一旁劝道:“小孩子嘛,都贪玩儿,我小时候也这样。”
“那怎么能一样。”胡老汉两眼一挤,两撇小胡子一颤一颤地说,“皇帝刚开了科考选官,老子还指望他们读书做个人上人哩,你是道士,又不指望做官。”
李浩:……
李浩是真的很想再跟他解释一下,自己不是道士,然而他知道那是白费力气,因为他不知道跟这些人说过几百遍了,他们就是属金鱼的,眨几次眼睛的工夫就给忘了,李浩好心累,尴尬转头四顾了一番,不咸不淡地说:“啊,胡大叔,你家好大呀。”
“大啥呀。”胡老汉摇头轻叹,“一共就三间屋,这堂屋是一间,我和孩子他娘一间,这两个混小子一间,刚好够住,唉,要是这两个混小子都没出息,咱家都没空房给他们娶媳妇,还要再盖房,可愁人了。”
李浩眨巴眨巴眼,一脸谄媚地道:“胡大叔,听说村子被封锁啦。”
胡老汉点头:“嗯,封锁了,朝廷的官兵把守着,一根鸡毛都飞出不去哩。”
李浩故作惊讶地问:“那我回不去啦?”
“嗯,回不去哩。”胡老汉再次点头。
“嘿嘿……嘿嘿……”李浩笑意更浓,“胡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