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议郎蔡邕。此人虽非大族子弟,但文名卓著,若能得他宣扬,将事半功倍。”袁绍答道。
薛观恍然,道:“本初考虑周详,蔡邕乃当世大儒,影响广大,确该送他一本,不知他现在何处?”
袁绍道:“蔡邕如今居于会稽郡山阴县郊。”
汉代的山阴县,就是如今的绍兴,不过此时山阴人丁稀少,属于偏远所在,蔡邕居山阴,生活定然艰苦。
薛观道:“蔡议郎才华昭昭,忠心耿直,却沦落如此,令人感叹。”
袁绍道:“蔡邕确实文采出众,令人仰慕,却不知明德文辞如何?”
薛观道:“还可以。”
袁绍喜道:“如今明德声名渐起,士子已多有知晓,就连陛下也有耳闻,很可能会传召明德。若到时能献上几篇好文,或能得天子青眯。”
薛观早知灵帝性情,推出线装书也有此考量,此时只当不知,道:“天子会召见我?”
袁绍点头,道:“很有可能。陛下喜文事,对这等革新文教的大事岂会忽视?据说陛下索得一本制书术,见之龙颜大悦,明德可要有所准备。”
其实,灵帝手上的书,哪是什么索得而来,却是袁绍通过袁隗献上的。
薛观道:“知道了,我会准备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