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回到宋朝起风云> 第14章 原来这就是因果(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原来这就是因果(中)(1 / 2)

如今族学的讲堂,作为曾经庞家村议事聚会之所,这个院子可能是村中最大的了,院中有一大片空地,院中正堂也足以容纳近五十人而不会显得拥挤。

方元走进正堂,此时昨天见过的五位老者已经坐在堂中一侧,还有几个中年人和年轻人分别站在他们身后,看来应该是他们的后辈。先前进来的庞一鸣庞一云此时正站在庞传德身后。

方元走上前去,大大方方地向众人行礼:“晚生方元见过众位前辈。”庞思怡随后跟上:“思怡见过众位爷爷,见过众位叔伯。”

庞传德笑道:“夫子不必多礼,今天你是主角,我们只不过是过来看看夫子还有什么需要的。”听了庞传德的话,除了其他几位老者和方元庞思怡两人,所以人都露出几分惊讶的神色。庞传德身为村中保正,庞姓族长,平时在村中可以说是说一不二,今天竟然会对一个年轻人如此,不能不让人惊讶。

方元环视了一下屋中的摆设,二十多张矮桌整齐的摆放在地面上,还有一张宽大的桌案放在其他桌子前面,显然是方元用的书桌。在屋中一侧还放着一面空白的屏风作为装饰,当看到这面屏风时,方元眼睛一亮。他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合晚辈心意,劳烦各位前辈了。”

“夫子哪里话,你为我们村中的后生上课,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庞传德道,“还要请夫子稍候,我已经派人去把村中后生叫过来了。”

“如此,晚生就先准备一下。”方元来到自己的“讲桌”前,放下书箱,将里面的东西取出,“思怡你就坐在第一排吧。”方元指着第一排离自己最近的座位对庞思怡说道。庞思怡笑着点点头,依言来到桌前坐下。

然后,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方元他……他把那面空白的屏风给搬了过来,放在了讲桌旁。方元看这这面用纸凑合出来的劣质屏风,很是满意。本来如果没有这个屏风的话,他是想请庞传德叫人找块大木板来做黑板的,没想到有了现成的替代品,而且更好更合适。

庞传德他们不知道方元想做什么,相互对视了几眼,发现其他人也是一副疑惑的神色。庞传德本来想问问的,但又不想在村中后辈面前失了面子,便忍了下来,反正等会儿就知道了。

果然,方元没有叫他们等太久就揭晓了答案,只见他提起笔,挥毫写意,用标准的楷体把《三字经》写在了屏风上。

“传德兄,我们这些人中当年你读书时最认真,你能不能记起来,方夫子写的是什么?”方姓族长方平山问道。

“当年我读过的书你们都读过,你们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呢。”庞传德苦笑一声,“但这篇文章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和当初我们读过的《千字文》一般,而且更加简单,寓意丰富,为后生们开启童智想来是最好不过的了。”

庞思怡听到了他们的讨论,十分高兴的对他们说:“爷爷,我知道这是《三字经》,是昨天初一自己写的。”语气中怎么听,都透露着一股自豪劲。

“什么,这是他自己写的。思怡,你的意思是这是他自己创作的。”众人都是大吃一惊。

“是啊,昨天我看着初一写出来的。”

“大才。”庞传德看着方元写字时的潇洒身姿,由衷的感叹道。

其他人认同的点了点头,目光中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敬佩。他们虽然读书不多,但是这么多年来的阅历还在。

如果说昨天他们答应方元留下来,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得到方元的养生之法,延年益寿。而如今,看了方元的《三字经》,他们认识到了方元超卓的才学。

而像庞一鸣庞一云这样对庞思怡心怀的人就不是这样的心情了,听到她语气中的自豪感,都十分不善的看了方元一眼,在他们心中方元的威胁直线上升。

在场人的想法,方元当然不知道,他现在只是小心地写着字。屏风是立着的,本来就难以发力,再加上用毛笔写字,本来就容易把宣纸弄破,所以他必须全神贯注,避免失误。

《三字经》近一千字,方元为了等会儿让后排的人也看见,所以把字都写的不小,一张屏风根本写不下。而且就算他把全文都写下来了,这节课也不能讲完,所以他只是写了一百多字就听了下来。

也是凑巧,方元刚刚把把笔放下,就见庞世民从屋外跑了进来,对着庞世民说:“爹,村子里的年纪够的后生都来了,你看是不是让他们进来。”

庞传德看向方元,方元轻轻点了点头。庞传德这才对庞世民说:“让他们进来吧。”“是。”

庞世民跑出房去,不一会就带着五十多个村中后生走了进来,和他们一起进来的还有他们的父母。屋中当然不可能容得下这么多人,一部分人只能站在院中,顿时院子里,屋子里就变得拥挤起来。

方元目瞪口呆的看着庞世民带进来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年纪够的,你给我解释一下那十几个四五六岁大的孩子是怎么回事。虽说在现代,这些孩子的年纪是可以上幼儿园了,但是这么多年龄段的孩子混在一起,你让我怎么教。

人一多,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