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思怡一脸钦佩地看着方元,自古少女爱英雄。方元虽然称不上英雄,但刚刚那番话,忧国忧民。尤其是对女子,方元的话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让庞思怡心生向往。她从没有幻想过,女人拥有和男人相同的地位,但是方元提出了这样的设想。
在庞思怡心里,方元就是一个英雄。
而方元的一番话也并不是为了糊弄庞思怡,他是真的想改变这个积弱多年的大宋。
因为刚刚下课,他趁着没人,偷偷地把青铜罗盘拿出来观察,只见青铜罗盘依旧是那样一副破烂不堪的样子,但他又确确实实的感到青铜罗盘已经开始恢复了。方元想来应该是因果的力量不够,其实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穿梭时空,这是何等伟力,怎么会是这么一点小小的改变产生的因果力量可以做到的。
但方元从来不会高估自己,纵使拥有后来者的身份,了解历史的发展轨迹。但也仅仅是让方元知道宋代的一些大事,一些重要人物。
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想到这里,方元回过神来,看着庞思怡的神情,他微微一笑,用手在她眼前挥了挥:“思怡,回神了。想什么呢?”
庞思怡想起刚刚自己的样子,不由得满面红霞:“初一,你好棒啊。”
“纸上谈兵,算得了什么。”方元苦笑一声,刚刚他说的慷慨,想的痛快,但事情哪是这么简单的。他说道:“现在我不过是一个教书先生,还是先管好当下的事吧。来,思怡,帮我磨墨。”
“好。”庞思怡动作优雅,让方元倍觉养眼。“初一,你又要写什么呀?”
“我要把《三字经》抄写几遍,分发给学生,否则上课时只能听我讲,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失去兴趣。还是抄写几份,这样学生学起来也方便些。”方元道。
“可是这样写岂不是很麻烦,要写三十多份呢。”庞思怡说道。
“是啊,可是没有印刷术,也只能这么将就将就了。”说到这,方元突然眼镜一亮。印刷术,对啊,自己怎么忘了,现在是北宋末,毕昇是在庆历年间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而且如果自己所记不错,活字印刷术就是在杭州发明的。
这样一来,等过几天自己到杭州城中,找家书店,把《三字经》出版了,方元相信千年之后依旧流传学习的《三字经》在这个时代也能够广为流传。《三字经》中并没有有违当今儒学思想的内容,等出版以后一来可以赚钱,二来可以得名,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方元对庞思怡笑了笑:“现在条件有限,时间紧迫,权且如此吧。过几天我再想想办法。”
庞思怡过去并没有读过书,虽说达礼,但不知书。况且,就算是一些真正的读书人,估计读了半辈子书也不知道自己读的书是怎么印出来的。所以,庞思怡也不能给方元提供建议,听了方元的话,只是顺从的点了点头。
方元不停地抄写着《三字经》,他也没有傻到全抄。否则别说用的是毛笔,就算是自己熟悉的中性笔,抄写三十多份,这么一中午也抄不完,他只是抄写了今天下午他想讲的部分。
方元边写边给庞思怡讲解接下来的部分。方元一边抄写,一边讲解,庞思怡一边研墨,一边倾听。两人都忘记了时间,直到临近正午时,方婉等一众孩童都要回家,跑过来给方元说,他们才反应过来已经是午饭时间。
方元和庞思怡将孩子们送回家中,然后一起回家吃饭去了。方元因为要继续抄写《三字经》,只能让庞思怡一个人去做饭。
……
到了下午,两人早早的来到学堂。方元将好不容易抄完的《三字经》一一放在学生们的桌子上,等待学生到来。
庞家村面积并不是很大,由于地形限制,农田面积更是如此,村中壮男足以应付,不用家中孩子去帮忙。而且,宋朝重文轻武由来已久,他们被官府欺压过,反而比别人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不需要孩子去田里帮忙,又希望孩子能够进士及第,因此纵使方元的上课方式异于别人,但还是让孩子前来上课。
学生大都是自己前来的,纵然有家长送孩子来也只是将孩子送到就回去了。至于方婉等一群小孩子甚至比方元来的还早,他们平时本来就无事可做,这个时代又没有电脑手机,他们只能和小伙伴玩游戏。因此中午吃完饭,休息过后,他们就和小伙伴三五成群来到学堂的院子中玩耍。
方元很喜欢这些孩童,但是又担心他们在院中玩耍吵闹会影响屋中的学生们上课,因此特地和方婉他们说了一声,让他们玩耍时不要大声吵闹。孩子们十分懂事的答应了,但他们玩起来还能不能记住,方元就不能保证了。
但是自己答应让他们在这里玩耍,方元也不能言而无信。今天上午方元还没想到这件事,毕竟上午一群家长守在屋外,就算没有方婉他们,堂外也不安静。
让方元安心的是,看学生上午的表现他们并没有受到影响。想来现代的学生平时以学习为主,从小自由受到束缚,少有玩耍的时间,才如此向往教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