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江山一统> 第一二四章虎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四章虎至(2 / 3)

此人有节有度,虽不会为龙韬秉殉节,但也不会轻投他人”。

说着,一脸怪异的瞅着于笃道:“这种人心里有一杆秤,主公,你不是他的菜”。

我了个擦……

一直到回到大营,于笃都闷闷不乐:中午直接化悲愤为食欲,一个人干了一条猪大腿……

吃过午饭没多久,果然大胡子来报:那个人又来了。

路仁兵这才来,可不是空手来的:他手里捧着一个小盒子。

见到于笃,路仁兵直接呈上那个盒子。于笃打开一看,却是一摞书册:是晋阳城内百姓的户籍跟士兵的花名册。

在中国古代,百姓的户籍登记册可谓国之重器。在于笃眼里,这可是无价的宝贝。跟他一比,什么印信虎符,都是不值钱的废铜烂铁。

给了我太原郡守的大印,或者给我了太原郡兵的虎符,我就是太原郡的太守、或者就能调动太原郡的郡兵了吗?

开玩笑!

轻轻合上手中的户籍册,于笃一脸的心满意足道:“呵呵,看来龙太守果真是个信人啊”。

“那是当然,我家大人可是诚心实意的投效于将军的。我家大人就说,如果拿着太守印信跟兵符过来,估计于将军不会看在眼里,便将这个交我下官。叮嘱下官一定要亲手交道于将军手里”。

“怎么样,于将军,现在该相信我家大人的诚意了吧”?

轻轻抚着户籍册粗糙的封皮,于笃笑道:“相信,相信。哎,不知道你家龙太守现在身体怎么样?好点了没?他对俺有什么要求啊”?

“谢谢于将军挂念,我家大人身体正逐渐好转,他并没有什么要求,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于将军能够同意”。

“因为身体实在不行,我家大人希望于将军能够准许他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不过出于某些不便明说的原因,我家大人希望能够悄悄的离开。所以,他恳请于将军,能够给他三天时间,让他收拾准备一下”。

“只需要三天就行了”!

“这三天里,我们会派人重新搭建浮桥,搭载大人的骑兵过河”。

“作为交换,我家大人会把太守印信跟兵符都交交给下官,城内的五千士兵也会被下令驻守军营,绝不外出。只待我家大人离开之后,就由下官将一切郡务都移交给于将军”。

呵呵……于笃听了心中冷笑不已: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算盘!

你以为你们派人下令汾水沿岸的县城、村镇放弃对吕布的抵抗,甚至支援吕布的行军的事情老子不知道?

你以为老子不知道,多则五天、少则三天,吕布的大军就会渡过晋水,出现在晋阳城外?

你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现在在晋阳城内修筑工事、准备死守?你们挖深城外的护城河也就罢了,城门洞里塞满了沙包、城墙上堆满了箭矢、滚木算怎么回事?

哼哼,想要驱虎吞狼?

老子就算是狼,那也是草原上的狼王!

吕布?哼!他就算是一头老虎,老子也要把他撕碎!

心里冷笑不已,表面上却是笑容满面,轻轻拍打着手里的户籍册,于笃笑着说道:“嗯,好,我同意了,你回去告诉龙太守,叫他不要操心这些事情,安心调理身体才是正理。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给办;我做不到的,我想方设法给办”。

“我这个人就这样,绝对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谢谢于将军的体谅,我这就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家大人”。

“哎,着什么急”,于笃一摆手道:“你为了这个事情,今天也是来回跑,你就这么回去,我心里过意不去啊”。

“放心,差一天耽误不了事”,说着,高声喊道:“来人啊,准备酒菜,今晚,我要跟路先生不醉不归”。

第二天上午,宿醉头昏的路仁兵坚持着、晃晃悠悠的离开幽州军营。等他来到汾水渡口的时候,却愕然发现:河面上,已经搭建起了一座宽一丈有余的桥头。

等到路仁兵晕乎乎的想要询问的时候,一阵酒意上涌,又晕了过去。

在于笃的坚持下,路仁兵,这位为两岸合作作出巨大贡献的有功之士,被于笃的亲卫贴身护送回了幽州大营。而他的随从,则被打发回了对面。回去之后,对面果然派出了一大波船只……来帮助修桥。

耶?这家伙,难道装比太过,已经彻底沙比了吗?

随即,于笃就发现:丫的确实是来帮忙的,不过是来帮倒忙的!

本来五分钟能打一个桩的,在他们的“帮助”下,十分钟才能打一个桩——呵呵,打的是这个主意吗?

招呼过大胡子,于笃低声吩咐了几句,很快,就有幽州兵挎弓持枪,乘着排筏将他们赶走。有几个不服的,直接被揪头暴打一顿,然后给扔到河里。

虽然这些晋阳的“船工”都颇为健壮,无奈手里没有趁手的家伙,在幽州军明晃晃的刀枪威胁下,只能乖乖的交出船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