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元末小明王> 第九十三章 泰州张士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泰州张士诚(1 / 2)

张昭铭匆忙赶到了议事厅。到了这边却发现。教中在颍州城内的重量级人物。除了自己之外。所有人都已经到了。整齐的坐在两边。都在低声的讨论着什么。气氛似乎很是压抑。

张昭铭心中纳闷。出什么事了。怎么人到的这么齐。他看了一眼坐在前面的阳华。阳华朝他微微一点头。笑了笑。

韩山童正端坐在上面。看到张昭铭來了。便道。“好了。人到齐了。胡大海、龙源。将你们探得的消息说给大家听吧。”

这时。从一侧闪出了瘦虎肥龙二人。自从当日他们戳穿了叛徒之后。韩山童便把他们从张昭铭身边调走。充作密探营的首领去了。一來是看他二人确实有这个天赋。二來也是对他们的奖励。

却沒想到。韩山童还真的是慧眼识英雄。两人在这个位置上做的相当不错。消息很及时。并且很准确。到现在还沒有出过一次错误。让所有人都很满意。

可能是这段时间两人都比较累。就连龙源都显得瘦了一些。想必是沒少吃苦。胡大海仍旧是闷着不吭声。他说话不喜欢自己起头。却是喜欢为龙源做补充。张昭铭突发奇想。这两人若是去说相声。也许会是不错的选择啊。龙源负责逗哏。胡大海负责捧哏。倒真的是一对绝配。尤其是胡大海。长出画龙点睛之笔。接话接的很有讲究。

只听龙源大声道。“启禀明王。诸位将军。属下等探听得知。江浙有泰州人张士诚、张士信、张士义、张士德兄弟。连同李伯升等盐丁十八人。杀官造反。三天之内聚集三千余众。已经攻下了泰州及周边乡镇。此时兵力已近万……”

龙源刚刚说到张士诚的时候。张昭铭不由得抖了一下。又一个牛人出现了。元末时期。天下群雄并起。牛人辈出。但是。大多数的人却是出自白莲教的。除却那些较小的势力不提。农民起义有三大势力。一是河南的刘福通。二是湖北的徐寿辉。第三个就是江浙的张士诚了。而刘福通和徐寿辉都是出自白莲教。只有张士诚。只有这个人不是白莲教中人。能够在强大的大元朝和红巾军的夹缝中冒出头來。可以想象这个人有多厉害了。

而且张士诚是一个另类。据说是个及时雨宋公明式的人物。当然。究竟是个真君子。还是个伪君子。这里就不说了。后面自有介绍。对于张士诚。张昭铭可是印象十分深刻的。到了最后和朱元璋、陈友谅三分天下啊。而且也是姓张。和自己可说是一家人啊。

不过。现在张昭铭却是韩林儿了。他所想的事情要更复杂了一些。其实在历史上张士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起來。和红巾军的分裂不无关系。要是韩山童不死的话。红巾军的实力远远强于张士诚。张士诚也未必能够有日后的风光。就拿现在來看。张士诚的异军突起。已经受到了红巾军的瞩目。虽然同为农民起义。可是张昭铭可不敢想象老爹能够允许一个自己无法掌握的外人來分一杯羹。

这时。龙源已经像是说书般将张士诚的所有情况都说了一番。倒也真是难为他了。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就差把张士诚的祖宗十八代叫什么弄清楚了。这也让张昭铭再一次认识了白莲教在暗中的实力。实在是恐怖啊。怪不得朱元璋上位之后迅速的想要铲除白莲教。他可是深知厉害的。恐怖的宗教啊。有一个这样的教派在民间。简直就是统治者的噩梦。

“张士诚。此人。倒也了得。”听完了龙源的讲述。韩山童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众人纷纷点头应和。不过。脸上的表情却都不算轻松。虽说都是农民军。都是反抗朝廷的。可是。其中还是有着利益关系的。谁也不愿意有人出來从自己手中分一杯羹走。对于张士诚。要么收编。要么毁掉。如是而已。当然。动作还是要快。否则让他真的成长了起來。事情就难办了。

“你们认为。此事要如何处理。”韩山童一副装傻的样子。把问題推给了别人。有些话。他却是不方便说的。否则岂不是显得堂堂明王心胸狭窄。这传出去可不好听。

一个人站了出來。却是洪字舵舵主胡明信。他朗声道。“教主。属下愿前往泰州。说服张士诚加入我军。共抗鞑子。”

“哦。既然胡舵主这样说了。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韩山童随口应道。

胡明信大喜。他早就愁着沒有立功的机会了。这次前往。要么“说服”了张士诚“弃暗投明”。要么除掉这个隐患。无论如何都是大功一件呐。

张昭铭却是暗道不好。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说起。似乎大家对于张士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只把他当做一个小人物罢了。可是他能说什么呢。难道说张士诚很厉害。一定要杀了他以绝后患才行。这话一來他沒有办法说。谁会信他呢。二來。他也犹豫的厉害。张士诚毕竟是一个反元的英雄。虽然后來转变成了一个军阀。对于这样一个人。难道就因为不肯归顺自己就杀了吗。况且。张士诚要是那样好杀。也就不是张士诚了。

想了一下。张昭铭终究还是沒说话。但是他却已经暗暗打定主意。派人去张士诚身边卧底。对于这样的人物。就算是不能杀了他。起码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他的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