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凸透镜完工的时间,王梓也没闲着,估摸着公主差不多也该摸出木匣子的门道了,回头又该来找茬了。为了到时候有个交代,干脆又造了个拉洋片的箱子,皇帝公主一人一个。期间还找了个说评书的,让他讲解故事内容。这就好比电视上转播球赛,如果只播放赛场画面难免枯燥,找俩评论员在一旁解说,感官上就生动多了。说评书的这几天天就待在御造坊里,天天看无声“动画”,而后写写观后感……不对,是解说台词。说评书的忙着写台词,木匠们忙着造箱子,画师忙着画连环画,珠宝工匠忙着打磨凸透镜,王梓则忙着闷头睡大觉,御造坊里有条不紊地过了几日,直到箱子都完工。
一如既往,新产品检验合格后,王梓就进宫呈献皇帝。到了宫门口,把说评书的和箱子留在原地,王梓独自先去见皇帝。为什么不把人和箱子?带上没办法,宫里规矩多,就是这么麻烦。到了御书房见了皇帝,叩拜请安平身完毕,正要说正事儿,就听门外传来一声“长公主求见~”,话音刚落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显然来的人是是跑着过来的。按规矩,任何人要见皇帝都得在殿外候着,等太监通报皇帝,皇帝同意了,太监再出来宣见。王梓本以为是宫中太监不敢怠慢公主,才急急忙忙地跑来通报,谁知回头一看,跑着过来的竟然就是公主本人!公主不宣而入,可见皇帝有多宠爱这个妹妹,王梓不免有些惊讶。公主一进来,就直奔皇帝身边,拉着他手撒娇道:“皇兄皇兄,我有事儿求你……”
皇帝和公主,一个危襟正坐,一个蹲地撒娇,亲眼目睹这一幕的王梓,虽然怕惹得龙颜大怒强忍着不敢笑,可是抽搐的嘴角还是出卖了他。皇帝佯作气愤状,“训斥”公主道:“多大的人了,还不懂规矩?起来好好说话。”
皇帝这突如其来“愤怒”,公主早就习以为常,心知在场的定有外人,皇兄为维护帝王威仪,才会“训斥”自己。奇怪的是,自己进门时并没有看见什么“外人”啊?疑惑之下,公主先是“哦”了一声,“老老实实”地起身,一双皎洁的明眸四处打量,才发现了王梓这个“外人”。
大楚外臣官服,在腹背处绣着各种动物图案,文官绣飞禽,武将绣走兽。而内臣的衣服上则统一绣着皇帝家徽,也就是王姓的图腾。王梓头一次见到公主时,因为官服还未做好,依例可以穿便服,而此时的王梓,衣着跟太监极其相似,难怪公主进门时没有一眼认出,只当是服侍皇帝的小太监。
皇帝在一边问公主为何事而来,认出了王梓的公主却是邪魅一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哼~哼~”公主的话,皇帝听得莫名其妙。王梓反而明白,只怕是不出先前所料,这小娘们儿已经识破木匣子的机关,准备找自己“报仇”了。先下手为强,王梓不等公主再言语,赶紧向皇帝报告:“启禀陛下,臣近日又造出新品,正要呈献陛下。臣知陛下疼爱公主,特意造了两件,献与陛下兄妹共享。”
皇帝还未发话,公主就先出声了,语带鄙夷道:“哦~?莫非又是些蒙骗人的玩意儿?”
王梓不置可否:“蒙骗陛下可是欺君之罪!”转而向皇帝继续禀报:“新品正在宫门外,体积太大,臣一己之力抬不进来,请陛下派人去取。与新品同来的还有个说书先生,也一并请来。”
闲话不表。
陈平领一帮小太监把箱子抬到御书房后,王梓让掌灯太监取来火捻子点了灯,请兄妹二人箱前就坐,往镜头里看,便让说书先生开始表演。说书先生这几日天天排练,对动画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一边转动画轴一边解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口绽莲花,引得兄妹二人频频叫好。
一曲终了,兄妹二人还很兴奋,皇帝“责怪”王梓:“既有此物,何不早早献上来?反而去造那手翻书,害朕这几日手都酸了。”
王梓也很无奈啊!其实他一开始要造箱子时,工匠们都反对。因为体积较大的东西,一般都过不了皇宫的“安检”,除非皇帝御批。如果皇帝不“验收”箱子,制作成本就不能到户部报销,到时候可能会分摊到御造坊全体工作人员身上。事实上王梓造脚踏车和手翻书时,也遭遇过反对,只是没有用上像水晶那么贵重的材料,反对并不强烈。
正好皇帝问起,王梓顺势把御造坊产品进宫和成本报销的难处说与皇帝。皇帝略一思索,转头问陈平:“宫中可有闲置空房?”
“回皇上的话,后廷多有空虚,前朝武英殿西侧的栖霞楼也空着。”陈平似乎是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后宫中的空房一语带过,前朝的空房却是指名道姓。
“王梓听旨。”不出陈平所料,皇帝得知有空房,马上下旨:“卿自任御造坊监正以来,殷勤侍主,甚得朕心!今改御造坊为御造司,擢升卿为御造司使司,从四品。迁御造司至栖霞楼……”后面的话没什么值得注意的,无非就是劝勉上进、不负恩宠什么的,王梓没当回事儿,他只知道自己升官了,而且是在皇宫里办公,上班的路程终于缩短了,更重要的是,俸禄一定有所增加!只是不知道是以外臣还是内臣的规格来算,此前作为御造坊监正,名义上是从五品,俸禄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