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三百四十章 投资电影的噱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章 投资电影的噱头(1 / 2)

一路平安,因为兜了个圈子,没有萨姆2或者标准2导弹来捣乱,也没看见米格21或者北约的什么战斗机来凑热闹。当天下午4点,飞机终于抵达距离孟买3公里之外萨哈国际机场上空。

“这个机场很奇怪,都有两个名字,国际这边的叫萨哈,印度国内航班那一块叫圣克鲁斯,两个航站楼都相聚5公里。”

妮可来之前估计恶补过印度的知识,在降落前同张楠说了两句。

张楠就笑笑,对这个机场自个知道,就是被印度大餐整掉半条命那次了解的,航空公司做的介绍。

再过个十来年这个机场会改个挺让华夏游客费解的名字:孟买迪拜机场。

不是迪拜酋长国买了孟买机场的冠名权,印度还没穷到要卖自己最大的国际机场冠名权的程度,只是因为1络上说的孟买机场飘荡着一股难闻的异味那样夸张,但张楠也闻到了点,淡淡的,反正一下子不习惯。

“咖喱!哈哈...”

打趣了一句,“下飞机了,运通的人已经在等了。”

停机坪上有好几个人在等待,不仅仅有运通的,还有名叫伊凡-可汗的宝莱坞高层,甚至还有印度政府部门的外事人员。

为了在印度之行的顺利,运通公司直接用了张楠在美国正式的身份:华尔街金融巨鳄,还是个喜欢电影的金融巨鳄。

不能只说是个金融大鲨鱼,不然印度高层都得把你盯上。不过喜欢电影就没问题了,运通直接联系了宝莱坞高层。

一切简单,那位可汗先生甚至为张楠争取到了由印度文化部那边想办法弄来的“Z”级政府安保待遇,这个级别安保的一共有22名武装警卫,并有开道车和防弹车。

张楠的保镖们在印度期间也都可以携带枪支,阿廖沙他们都带着格洛克1——不过因为印度方面要求美国保镖在印度领土上隐蔽携枪,阿廖沙他们很多时候得穿着那种很薄的夏季西装,有点遭罪。

还好要去的地方都靠海,没有四十几度的酷热,一般最高也就3,不然都得悟出痱子。

关兴权和项伟荣就不学阿廖沙几个了,裤兜里塞着支9毫米的瓦尔特PPK了事,还特意多带了些这些小巧的手枪,就防着阿廖沙碰到热浪顶不住。

张楠告诉过托马斯:“都去换沙滩短裤和花衬衫,枪就像和我姐夫那样放兜里,那些拿AK47的印度精锐特警也总比稻草人管用吧?”

托马斯很正式道:“老板,我们之前有时候夏天去撒哈拉执行任务都会穿西装,印度雨季沿海这点温度小意思。”

安保主管坚持,张楠也没辙。

保镖们更是不在乎,刚发了巨额奖金,而且估计这老板也不会无缘无故去印度那个奇葩国家,只要别让自己穿皮大衣就行:阿廖沙他们在夏季训练时难道就穿短袖?

保罗几个没问题,阿廖沙他们也顶得住!

华夏军队作战时只穿背心、大裤衩的情况只在两山轮战时出现:因为环境原因,很多长时间驻守猫耳洞的战士被逼得常常完全光着,就这样在身上套全套武装带,不然容易烂裆!

反正都是男人,最多在军事记者来采访时,套条大裤衩对付一下。

项伟荣他们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必须穿着全棉军装——因为越南猴子喜欢穿衬衫,而他们的衬衫和我们的一模一样,压根就是之前华夏支援他们的。所以姐夫他们当时必须穿外套,不然容易被自己人误伤。

而且提供给保镖们的夏季西装还真不错,2美元一套,高档货,3度环境下只要不剧烈运动,还真不会出汗,挺清凉的。

不带武器不放心呀!印度不禁枪,印度全国至少有4万枪支,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也给张楠保镖们在印度带枪提供了方便。。

不过印度用枪犯罪的数量比美国少得多,这大概和大部分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有关。

这趟来印度算是高标准接待,张楠也得付出代价:将会以金融公司的名义投资一两部印度电影,至于这电影能不能在美国上映那就不在协议之内。

不单单是钱,张楠还花费一天时间,根据记忆写了个简单的剧本:29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比投资那些父子情仇、富家女爱上穷小子、家族阴谋....加上一大圈华丽异常、场面浩大的印度舞蹈,最后基本上大圆满结局的老套路印度电影来得实在。

印度电影有特色,也能赚钱,歌舞元素几乎一部不落,就是印度电影都很长,几乎每部都要接近3个小时。

这个原因非常神奇......

因为印度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很炎热,观众们希望能在电影院里一边乘凉一边打发时间。

尤其是对于印度最广大的贫民来说,花一笔小钱在某个乡镇的破电影院里待上半天看美女跳舞是他们最大的享受:电影时间要是太短,观众就会觉得没意思!

印度电影制片商为了迎合大众这一需求,通过在电影中加入大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以增加片长,这也算业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