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的,小宝出去玩儿,咋现在还不见回来?”刘氏一面做着针线,一面不安的往门口望了望。
李顺正忙着指挥下人收拾屋子,快过年了,过完年他们便要立即启程。所以现在正是忙的时候,必须在离开之前把京城的事情全部交代下去,不然以后唐依一边要顾着唐家,一边还要紧着这里。
虽然他们离开之后这里基本没有多大的事情要忙,但是为了保证他们安全离开,所以表面上还是要做出一副什么都没有变动的样子。而且唐依交代了,把粮食全部运到山上去,那山头以后还有大用处的。
“这小子也不小了,你别总当他是小孩子,他主意大着呢!”李顺摸了一把大冬天的还渗出汗水的额头,他也越来越搞不懂这个儿子了,简直不像是他们两人生出来的。李顺有些不在意的回答了一句。
“可是??????”刘氏还是不放心,李宝从来不会像今天这样,出去以后就连午饭都不回来吃。刘氏越想越不放心,又见李顺实在太忙,便由着旁边的丫鬟扶起来,然后往李宝的房间而去。
兴许李宝已经回来了,只是她没有注意而已。不过有这个可能么,她一直都坐在院子里陪着当家的。
“夫人,您找小少爷,小少爷还没有回来。”专门伺候李宝的丫鬟是她亲自挑选的,长得不漂亮,但是规规矩矩的绝对是个老实人。
李宝年龄还小,他们以前的生活也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差。尽管现在他们过上了有人伺候,不愁吃喝的日子,但是刘氏没有忘本。这一切都是小姐给的,所以李宝以后长大了就该继续帮衬小姐,自然不能养成少爷的习性。
所以这个丫鬟与其说伺候李宝,不如说是监督李宝学习,不让李宝跟着那些个学堂的少爷胡来。其实刘氏还是不太习惯这样夫人的生活,一般能够自己做的也不会假于人手。
“我知道了,我进去看看。”丫鬟替她刘氏推开门,刘氏进到屋子里。
李宝这一年以来非常努力,学堂的夫子很是夸赞,这一点刘氏十分开心。心想着以后李宝定然能够出人头地,那么小姐就没有那么辛苦了。
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刘氏发现李宝虽然小,但是屋子收拾的极其干净整洁。东西不多,摆放的也非常整齐,书桌上还有李宝喜欢看的书籍和写了一半儿的字。刘氏不识多少字,只觉得那些字很好看。
书桌后面的墙上原本挂着弓箭的地方空了,刘氏小小的惊讶了一下。弓箭是学堂必须要学习的,而且李宝不知道为何对于弓箭的喜爱甚至超过了一切。可是今早出门,李宝似乎并没有带走弓箭。
刘氏摇了摇头,就要招呼丫鬟离开,忽然一封书信样子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刘氏勉强认识那上面写得是‘爹娘亲启’几个大字,刘氏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就在此时原本在京城的李宝突然出现在了百里外的一个小镇,而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衣衫褴褛的道士。李宝身上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里面只放着两件衣服,以及二两银子。
“臭道士,咱们去那里吃点东西吧,我饿了。”李宝牵着马来到一个馄饨摊子前,臭道士一脸肃然,衣服高深莫测的样子坐下,引得旁人看了好几眼。
唐府内,唐家父女沉默的坐在两侧。两人之间仿佛忽然陌生了许多,再也没有不久前父慈女孝,撒娇亲昵的姿态。
看着沉默的唐依,唐老爷内心十分的复杂。一方面是觉得高兴,自己的女儿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的妥妥当当的,没有哪个父母不想见到自己的女儿如此懂事出息。
可是另外一方面唐老爷又有些无奈,女儿这是在逼他啊!逼他和本家彻底断了关系,逼他说出他一直不能说出来的东西。可是他能说么,说了女儿又能理解多少?
“小依??????”唐老爷的声音有些嘶哑,就像是许久没有睡觉的人发出来的声音。
唐依抬起头,看起来平静,心中却开始后悔了起来。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可以重过唐老爷在她心目中的位置。把唐老爷逼成如今这样,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威胁,唐依觉得自己非常的不孝,甚至是可恶。
唐依没有说话,唐老爷微微有些失望,眼神黯淡了下去。唐依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后还是选择的沉默。有些事情唐老爷不想告诉她,同样她也无法说出必须要知道的理由。
难道告诉唐老爷,爹,四皇子注定要失败的?本家如此明显的目的,若是咱们真的进入了四皇子阵营,那几年以后唐家就注定要成为一将功成万骨枯中的白骨。
不,唐依不能说,她只能用这种有些残忍的方式来保护唐家,来杜绝所有潜在的危险。又是一阵沉默,唐老爷终于是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唐依知道,他妥协了!
“小依,爹只能告诉你,你的祖父还健在。虽然当年因为某些事情,所以我早早的离开了本家,但是当年你祖母对于我的支持,尽管你祖母已经不在了。但是对于你的祖父,爹??????”对于唐老爷自己的父亲,他不知道该不该憎恨
恨他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