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成一股绳,可就糟糕了!
虽说暗中给卢氏好看,也会让人猜疑。
但猜疑毕竟是猜疑,杨广陛下可以理直气壮地质问:
“谁动的手?证据呢?
孤身为天子,卢氏如果有不臣之心,孤一道旨意便让其人头落地,何必多此一举!”
毕竟卢氏没有败落,没走到那一步,给人的感触不会那知深!
这话可能有人不信,但也会有人相信!
有两种意见便产生了分化,这样便可以了!
宇文士及的这个想法很到位,没毛病!
所以,宇文士及看着盛昌装傻,又把自己的猜测拿出来在脑了里转了两转,转过之后,觉得盛昌不老实!
对自己都不吐口!
然后决定这事还是先放放吧,看看后续发展。
毕竟九星暗卫只能活在传说里,盛昌也不能破了这个规矩。
看着演得这么真,要不是自己从公主那里得到了准信,都会认为,这是皇家故意放出的假消息,好让世家大族忌惮,不敢暗中动手脚。
宇文士及脑子里还闪现,出征前当天早上,自己隐晦地向父亲打听九星暗卫的事时,父亲愣了下的急急追问:
“可是公主说了什么?!”
宇文士及点了点头:
“公主与我成亲后,就没有分开过,这次怕我生事,说是皇家暗卫可不是吃素的。”
什么生事,南阳公主的原话是
仁人(宇文士及表字),你出去可不准乱来,别像话本子里说的那样,什么家花不香野花香的,我家暗卫的手段高着呢。
说完之后,南阳公主觉得自己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又补了句:
“想来你也知道,各家相互派钉子的事吧。”
宇文士及当时就呵呵了,此地无银三百两,要是不摆补,我还真不确定九星暗卫的事。
但自己老婆警告自己不准拈花惹草的话,不能向老爹说。
而听了宇文士及的委婉表达,心中也明白,想想自家娶了公主,也不是自己主动的,人家皇帝看上自家儿子了,想招婿,自己还能不同意?
如果公主下嫁你都不同意,以后三儿子就别想娶媳妇了,没人敢把女儿嫁进来。
为了皇家的脸面,为了皇帝不找自家晦气,儿子要想活命,除了出家当和尚,便没有别的出路了。
宇文述只当没有听懂,反正说得也隐晦,接着说了句:
“为父以前只以为是传说,跟在陛下身边这么多年,没看出半分端倪。”
说起来萧皇后知道九星暗卫的事,还是从南阳公主口中得来。
南阳公主别看性子娇、傲,但她却有与常人不同之处,她比一般孩子记事早,又比一般孩子说话。
而这个说话,也因他记事早,懂就比别的孩子早,而她又不爱自己走动。
小的时候学走路是要摔跤的。
她身边跟着的下人,又只要你一个眼神就明白她想做什么,她就乐得不开口。
反正不想摔跤,太疼!
因为这样,除了爹、娘,别的话就看不到她开口说。
而开口叫爹娘,还是杨广看孩子都两岁了还不开始冒话,以为孩子有缺陷,开始找太医。
太医得开药,行针吧!
药是苦的,行针又疼。
南阳公主这才开口。
但也只是爹、娘二字!
别的不管怎么教都是冷傲的小眼神儿,我懂,但是我不说!
萧皇后哪里知道自家败家姑娘心里怎么想,只觉得孩子太笨,伤心不已,到是杨广反过来劝萧皇后
水深流曲慢,贵人语话迟!
萧皇后虽说听进去了,可也上了心,把南阳抱在身边专门盯着教。
南阳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还是自家爹爹好!
便像是小尾巴似的,只要杨广在府里她就缠上去。
杨广就算说公事的时候,也抱着南阳,他不会防备自己这个三岁不到,只会说爹、娘的女儿。
于是南阳就听到了还只是王爷的杨广与盛昌商量在九星暗卫中安插人手的事。
转头她告诉了萧皇后,而这些年萧皇后暗中调查,发现了些线索,但却都是帝证。
还是这次杨广东征,让萧守都城,萧皇后怕萧有什么地方做得欠妥当,让杨广觉得萧有外戚干政的倾向,到时候萧家危矣。
这才向萧透露了九星暗卫的事。
当然了,萧皇后没有对萧说是从南阳那里听来的,只是把自己多年来行到的线索,告知了萧。
让他知道九星暗卫并不是传说,很可能是真的!
萧深知自家姐姐的性子,不是无的放矢之人,虽说没有拿到实打实的证据,但这样也有七成把握。
就算没有像传说中那样神秘莫测,但皇家应该有一支谍报队伍。
世家都有自己的钉子,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