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罗小军来到大殿上见到了,和他同朝为官的寇天宇。
他从史书上查过,这个寇天宇(1480—1533),字子淳,号涂水,海城市人,齐国三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寇天宇的故居在海城市老城内的寇家巷,这里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唯一与其他院落不同的是院门外有齐国皇帝赐给他的两根旗杆,因此,寇天宇的故居被当地的百姓称为旗杆院。据《海城市志》记载,寇天宇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没有多少田产与积蓄。
寇天宇去世后葬于海城市老城西南,占地面积约40亩。原陵园坐北朝南,四周以土墙为界。进门为一座气势雄伟的木牌楼,牌楼以四根高大的木柱为支撑,飞檐斗拱,气象万千。顶端有皇家赐予的三个半吻。“吻”指鸱吻,是古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物。这是皇帝对寇天宇的特别褒奖。据说皇族中的达官贵人去世后才有四个吻,而寇天宇却能得到皇帝恩赐的三个半吻,可见其中必有原因。
木牌楼后面是一座青石牌楼,有石径直通寇家的祠堂。路边置有石羊、石马、石龟、石驼等。寇家祠堂面阔五楹,进深五进,单层垂檐,歇山顶式仿宋建筑。祠堂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周边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祠堂后面是寇天叙的墓葬。墓葬前有墓碑,碑的背面是墓志铭。而同样的墓葬竟有三处,这是怎么回事呢?尤其令人不解的是,祠堂的正面的墙上悬挂着寇天叙的画像,这不奇怪,但画像下的香案上摆着一个精致的神龛,里面供奉着一只用红木雕刻的老鼠,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齐国皇帝五十大寿的前几天,有俄国的使团前来祝贺。使团给齐国皇帝带来的礼物是五十支粗大的蜡烛,请齐国皇帝在过生日的时候点燃。寇天宇看到这五十支蜡烛,不禁心生疑窦,便出班奏道:“请陛下拿出一支进行剥剐,看看里面有没有机关。”不料有一平时与寇天宇有隙的大臣竟诬寇天宇心怀叵测,要剥剐皇帝。因为“寡”与“剐”同音,还不是要把皇帝剐了吗?齐国皇帝竟然听信谗言,当即将寇天宇用宝剑刺死,并抛尸荒野。
等到齐国皇帝生日那天,太监取出蜡烛要点燃时,发现有一支已经被老鼠咬坏了,而蜡烛的心里灌的竟然是黑色的炸药。这时候齐国皇帝才如梦方醒,他便很自然地想起了寇天宇。后悔自己一怒之下将一个忠良杀死。齐国皇帝连连地顿足捶胸:“寇爱卿,是朕害了你呀!”但人死不能复生,要厚葬寇天宇。但寇天宇已身首异处,头颅不知所踪。齐国皇帝下令给他安装金头银颈,并在寇天宇的家乡海城市赐墓地40亩,修建坟茔。还赐给寇天宇三个半吻,以表彰他的一片衷心。
由于寇天宇安装有金头银颈,恐有歹徒盗墓。所以,海城市特设三处坟茔,以为疑冢。由于老鼠咬坏了蜡烛,才使寇天宇得以平反昭雪,所以寇家就在祠堂里供奉有一只老鼠。
可惜,现在寇家的陵园已经不复存在了,就只剩下了这个动人的传说了。
罗小军觉得在关键时刻,自己应该出来保护他一下。
他们一同进了大殿,罗小军和寇天宇是文官这一列的,站在寇天宇的背后,武馆站了一列。有个太监总管喊叫了一嗓子:“上朝了!”
“有本奏本,无本退朝”太监总管的话音刚落,就从寇天宇的一边站出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史料上说的那个害寇天宇的人,史料上说的是他有俄国的使团前来祝贺时,他才被害的,看来这没事,没想到的是,那个人从怀里掏出一个纸条,高声叫道:“臣有事要奏!”
“拿上来!”皇帝在上面喊了一声,太监总管把那张纸条递给了皇帝。皇帝一看发了火,立即喊叫:“来人!”马上就有几个卫士跑了上来,皇帝接着喊叫,“给我把寇天宇抓起来!”几个卫士上来把寇天宇拧了起来。
寇天宇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场的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皇帝拿着纸条喊道:“你们看看,这就是寇天宇里通外国的证据,在这上面记得清清楚楚。寇天宇,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皇上,为臣冤枉,请明察!”寇天宇使劲地喊着。大殿上没人敢出来求情,罗小军站出来,对皇帝说:“请皇上明察,这可能是个圈套,寇天宇平时生活节俭,从没有腐败迹象,也没有和外国有任何接触,又咋谈的上里通外国。”
皇帝一听来了气,来到大殿下,把字条给罗小军看了,又拿到了寇天宇的面前,让寇天宇看。寇天宇看后,口喊“冤枉!”
皇帝越听越来气,一下抽出卫士的刀来,将寇天宇砍死在殿下。
这正是:
唯贤是举德能选吏,以廉为衡勤慎考绩。
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