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回到中原之后,见了莫干山,诉说了神木刀之事,莫干山对于巨星一说也大为惊异,不过他认为神木刀肯定还在吴家亮的恶丐一派手中,因此他给张叔夜加派了人手,催促张叔夜尽快剿灭吴家亮,明是帮助张叔夜,实则也是在监视张叔夜。
张叔夜的手下的乞丐里面夹杂有虎贲将,这样一来,吴家亮的日子就不好混了,在替宋鸣春报完仇之后,吴家亮占卦,发觉宋江仍然活着,于是三十五天罡准备再去大理国寻找宋江和神木刀,还没有走出中原就遇到了张叔夜的人马,双方交手,吴家亮大败,晚上宿营,竟也遭到张叔夜的偷袭,若不是遇到方腊解救,吴家亮就全家覆膜了。
这方腊是白莲教教主彼时主要在江南一带活动,行动极为诡秘,知道的人极少当时还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不过触角已经伸到了大理国东南亚一带。
方腊极为英雄,见到吴家亮之后自然是英雄惜英雄,两人惺惺相惜,当下极为投缘,方腊已经有了邀约吴家亮加入白莲教的意思。
吴家亮占了一卦,发觉这方腊竟不得好死,而且这方腊虽然也以推翻赵家皇帝为宗旨,但自己也有做皇帝的野心。因此委婉拒绝了,吴家亮算别人的时候挺准,不过算他自己的时候,一次也没有准过。
方腊这次来中原,目的是来查探中原一带的民情和宋辽之间的军情,看双方开战的可能性,如果双方大战,则白莲教就有趁机起事的可能性,不过当时的白莲教,实力始终过不了长江,长江以北,基本都是丐帮的实力范围,而且吴家亮多次败于张叔夜之后,丐帮的其它大长老停止了观望,纷纷投靠了张叔夜,这丐帮日益成为了朝廷的稳定力量之一甚至是朝廷的帮凶。
吴家亮与方腊分别以后,又与张叔夜的丐帮经过了多次遭遇战,每一次都是失败,由于整个丐帮都已经被张叔夜所掌控,因此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不但去不了大理国寻找宋江,在中原落脚也已经不容易了。
最后考虑再三,经三十五人商议,决定再回梁山淖,隐藏于湖里小岛或者芦苇丛中,吴家亮自称铁天王,扯了义旗反了朝廷,梁山淖湖道纵横交错,方圆八百里,芦苇又多,三十五人武功不错,水性又极为精熟,湖里强盗又多,三十五天罡规模不大,一般官军奈何不了,因此吴家亮等人慢慢在湖里落住了脚,乞丐的身份也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辽国平南元帅耶律连山带着他的追风骑兵进驻南京之后与大宋的莫干山大军对峙已久,双方一直都是剑拔弩张的,却又一直维持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平衡。
耶律连山本来对莫干山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不过经过了数次大战,看过了很多生离死别,特别是小梁皇后之死后,这种仇恨似乎已经日渐淡漠,当然这种淡漠让他遇事更冷静,头脑也更清醒。
莫干山寻找丐帮神木刀的情报让耶律洪基惊疑不定,询问耶律连山,耶律连山同样也非常疑惑,也许神木刀被丐帮从自己所藏的山洞内取走了?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那个山洞就在汴梁城外的西山中,虽然洞口是半山崖上一个石头缝,极为隐秘,但洞的出口却别有一番天地。
耶律连山想回去看看,如果神刀还在,就取出来带回辽国,不过包括耶律洪基这内都认为这可不是一件轻易能够办到的简单之事,因为现在的耶律连山的一举一动肯定都被大宋的情报机关紧紧盯着,不可能化妆潜入大宋的京畿重地去取回神刀,更何况他还是一个不懂武功的缺了一条胳膊之人。
要取回神刀的唯一途径就是辽国大军打到汴梁,但即便如此,神刀是不是还在呢?因此耶律洪基虽然对神刀很感兴趣,但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将神刀之事暂且放下,甚至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耶律连山根据情报研究了很久莫干山大军在边境一线的军事部署,发觉其表面看是中路比较突出,似乎是一种两翼齐飞中路突破之势,与当年赵光义伐辽的部署一模一样,但其实其真正的杀机,耶律连山的判断其实是在左翼,派密探一查,果然虎贲军弓弩队的主力就部署在左路,当然,无论莫干山选择从那一路突破,他的这种部署都是一种攻击阵势而非防守换取边境安宁的军事部署。
耶律连山故意将辽军的主力部署在中路,右路则表面防御单薄实则部署了一个大口袋来专等莫干山上钩,在辽国南院的地盘上,辽军的主力表面上是耶律红花的一万契丹铁骑,现在全部集中在中路突出地带,右路则净是些二流战力的军队,不过真正的契丹主力,耶律洪基自己亲自掌控着的四万契丹铁骑的两万早已经秘密部署在南院与北院的结合地带上,契丹铁骑速度极快,莫干山一旦上钩,可迅速包围和吃掉莫干山深入辽境的左路大军,至于完颜阿骨打的追风骑兵,由于人数少,容易隐蔽,准备用来出其不意地吃掉战力极为彪悍的虎贲军弓弩队。
不过一年多过去了,莫干山方面却毫无动静!
大宋军多,而且经济实力远大于契丹,莫干山虽然是大宋的兵马总督,但其所领军队不过是大宋军队的五分之一,而耶律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