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净明道主> 第一百零二章亲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亲密(1 / 2)

后来那一诚法师进京任职,担任这华夏佛教协会副会长的职务,这主持真如禅寺的工作就由一诚法师的弟子纯闻法师担任,那纯闻法师与周宇的叔叔同岁,当时周宇的叔叔就在当地的云居山垦殖场工作,因周宇祖父的缘故,就经常在真如禅寺中游玩,和当时还是小沙弥的纯闻法师成了朋友,这友谊就一直延续到现在,至于周宇本人则也是因为上辈老人的原因,再加上这云居山算是周宇居住城市当时最好的避暑胜地,于是每到夏天,周宇就在长辈的带领下到真如禅寺避暑。

当时要不是周宇已经得到了这净明道的传承,恐怕说不定就因为频繁的在真如禅寺中生活,就入了佛门了,不得不说这真如禅寺可谓是华夏佛门的典范,比之现在那些商业化浓重的佛寺要好的多,这一切遵循古礼,按照当年虚云老和尚所订立的四大佛事行事,几十年来除了当年那浩劫之时以外从未间断。因其规矩严,农事忙,道风好,被华夏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誉为全国三大样板寺庙之一。

僧众威仪整肃,僧修如法如律,坚持每日早晚功课,用餐过堂;晚饭后坐四支香,每月初一、十五布萨诵戒,以求禅戒并进。一贯坚持利用“三余“(闲者忙之余,雨者晴之余、冬者岁之余)时间安排专修。平日,初发心者必到禅堂听开示,练腿子,参话头,重禅修,亦重农事。自道膺主持,实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农禅家风。凡历五十余代主持,个个身体力行,严守这一清规,“在动中做功夫“(虚云语),全寺僧众生活清苦,出坡(生产劳动)辛苦,却总是那么法喜充满,安详自在。

冬天五谷归仓,山上白雪皑皑,这正是用功办道的最好季节,也是真如禅寺一年之中禅味最浓的时候,僧众向方丈和尚告过“生死假“后,不出坡,不上殿,放下万缘,端心正念,从早上四点到午夜十二点,不出禅堂,专心参禅,以七七为期(每一期7天,七七共四十九天),待到解七时,往往已是年终岁末了。没有打过禅七的人,是很难体味其中的禅意的。周宇就曾经倚着自己祖父的关系,参加了一次禅七,这当中的感觉无以言表。

由于每年的暑假,这周宇都要到云居山中去避暑游玩,在真如禅寺混的久了,倚着周宇祖父和叔叔同这真如禅寺主要领导的关系,这周宇和那真如禅寺上下都是极为熟悉的,上到主持方丈、知客、监院,下到普通的僧众、沙弥、连带着伙房的火头师傅,这周宇都和他们混的极熟,连带着得了不少的好处,让周宇和这云居山真如禅寺的关系更加的紧密起来,成为了几个少有的能够在这真如禅寺进出自如的道士。

想那真如禅寺的藏经阁中,有许多自虚云老和尚留下来的古籍善本,只有每年晒经的时候,才会取出来与大众见上一面,而周宇却靠着这和藏经阁师傅的关系,却可以自由的出入藏经阁,在师傅的陪护下翻看这些古籍善本,甚至还有几页是由当年虚云老和尚在天竺朝圣的时候,所迎回来的贝叶金经,那贝叶金经可算是佛门的一项佛宝了,乃是天竺的高僧,将经文混合自己的决大愿力,将其写在贝树叶子,一般僧人连见都没有见过,可见周宇和那真如禅寺的关系。

而且每年真如禅寺中那千年银杏树结果之后,那结出的白果也少不了周宇的份,连带着这真如禅寺自产自炒的佛茶,用自家所种稻米和茶树茶子榨出茶油炸制而成的锅巴,周宇每一次去真如禅寺都要带回家不少,而在这些在真如禅寺修行的僧人们中,和周宇关系最好的,就要属这和周宇年岁相当的,这纯闻方丈的贴身近伺,小沙弥觉山了。

别看觉山只是一个小沙弥的模样,但他的身份在真如禅寺之中是绝对不一般的,众所周知,这天下诸多佛门之中唯有这华夏的汉传佛门是禁欲的,这华夏的汉传佛门的宗派,不能够像倭国的那些宗派那样父子流传继承,这能够继承这佛法衣钵传承的唯有他们的弟子了,而正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这在佛门之中有一种独特的关系,那就是父子僧。

什么叫父子僧呢?其实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就是这个方丈的候选人是从婴儿开始,就被少林寺中的老和尚,象父亲抚养儿子一样,养大的和尚,比如在华夏有名的禅宗寺庙,号称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其方丈的挑选中,除了要有佛学造诣,当然还有武学造诣以外,还有一条特殊的规定,那就是:方丈的候选人一定要是父子僧。所以说,在少林寺半路出家的和尚是绝对没有可能成为少林寺的方丈的,更不要说是在少林寺挂单的和尚了。

当年赫赫有名的海灯法师之所以争议这么大,就是与这一个条件有关,海灯法师本就不是在少林寺出家的和尚,只是在一九四七年曾到嵩山少林寺,挂单住云水堂,住了一段时间而去。之后他到云居山真如禅寺追随那虚云老和尚学习禅宗心法,还曾经担任真如禅寺的主持,后来又曾两次在少林寺挂单暂住。在这两次之后,他又最后一次到少林寺,是一九八二年。事缘当时少林寺的当家和尚释行正,送几个学僧到川中读佛学院,途经海灯的家乡,于是就顺路前往拜访海灯法师。

释行正与海灯是旧识故友重逢,所以一见面之后就互叙友情,兴致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