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冬瓜挂件的外形,多为清代古玉,现代玉雕已经不多见了。不过青年拿来的这两件东西,却都是新玉雕成,很是让人感到费解。加上这个年轻人拿出来的东西另类,举止也比较莽撞,所以有些话还是问清楚的比较好。
青年闻听杨江说自己的玉器不错,眼前顿时一亮,点头说道:“哥们,你的眼光不错啊,一看就知道我这是好东西。得,我也不跟你说虚的,只要价钱合适,我就直接卖给你们了!”
杨江明白了青年的意思,也就是一次性买断,点点头说道:“那成,我们公司收购玉器,大概收成本价。但您这两个物件,并不是主流玉器,所以销售起来比较麻烦……”
思考片刻之后,杨江才说道:“这样吧,大一点的玉佩我给你两万块,小一点的玉冬瓜,我给您五万块钱,您如果觉得可以,我们就成交!”
杨黑皮今天倒是没有忽悠对方,开价还是挺厚道的。
形状比较大的玉佩虽说个头大,但它用的是和田玉山料,而且本身雕工也不怎么样,所以给两万的价格算是中规中矩,。而玉冬瓜用的是籽料,玉质价值较高,通体没有太多雕工痕迹,主要靠机器打磨,没有太大毛病,所以杨江给出五万高价。
青年听了杨江的报价,也有些摸不清头脑了:“你怎么这样出价啊?大的你给两万,小的你反倒给五万,你不是看我的这块玉佩好,就虚头巴脑地忽悠我吧!”
估计这家伙也是个不学无术的主,只按大小论价,什么料子,什么雕工,在他眼里全是狗屁。
“嘿,没想到今儿个黑爷碰上一极品!”
杨江听到青年的话,顿时被他气乐了,指着两块玉器说道:“哥们,你不太懂玉石的行情吧!你这两块玉,由于玉质不同,所以价格也是相差很大,这东西可不能单以大小来衡量它的价值。”
青年脸上迷迷糊糊,警惕地看了杨江一眼,还是搞不懂其中的门道。
“我举个例子跟你说吧!”杨江也懒得跟他讲玉石的价格几许,开门见山地说:“哥们你这么想。两个物件,一个是由精美玉石雕成的,一个是由烂石头雕成的,它们的价值能一样么?肯定不一样啊!所以,你这块玉冬瓜,由于玉质比较好,我才会给出高价的。”
“哦,原来是这样!”青年挠了挠头,好像有些明白了,可随后又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那你的意思是,我这块玉佩就等于是烂石头喽?”
杨江差点没被这家伙给气断气儿,没好气的说道:“我说哥们,咱能不非此即彼不?如果你这东西是烂石头雕的,我还花两万块钱收购,难道我脑袋被门挤了不成?”
以前吧,杨江就觉得自己挺二,可是跟这家伙一比,他顿时有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因为面前青年是二上加二啊!
“嘿嘿,你别生气,我这不是不懂嘛!”
看到杨江上了点脾气,青年反倒一扫刚才胡搅蛮缠的脾性,好言好语地说:“看你说的很透彻,而且比别家出价高了不少,应该不是忽悠我。嘿嘿,既然这样,我这两件玉器就卖给你了。”
青年在来杨江这边之前,已经到别处询问过了,别家珠宝行给他的价格最多也就五万五,还有人说他的玉佩是假的,开出一千块钱的超低价,当时气得青年差点把人家摊子给砸了。
也就杨江不把今天的工作当成自家买卖,一开口就是七万块钱的实诚价。
杨黑皮翻了个白眼,原来这小子不傻啊,还知道货比三家。刚才他假装很二地缠着自己给他解释一番,是为了大略了解一下玉石的门道,不至于上当受骗罢了。
“那行,咱们这就成交了!”杨江从桌子下面掏出一份转让协议递给青年:“从这签上名,然后按上手印就行了!”
郑氏做买卖还是比较靠谱的,不收老玉之类的东西,是避免有出土物件,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即便是收加工过的新玉,也要有转让协议,省的以后有人找后账。
签名按过手印之后,青年屁颠屁颠地去柜台上转账,两块玉器的价格倒是让他挺满意。
杨江看着离去的青年,轻声叹了口气,摇头说道:“如果放在郑氏珠宝行里,这两块玉起码卖十四万,也不知道这傻小子知道真相会怎样!”
老实说,杨江给出的收购价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这两个物件经过珠宝行一包装,这价格至少翻一倍。奢侈品行业的价格上下浮动很大,即便郑氏光明正大地这么干,别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送走青年之后,杨江还没来得及缓口气,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笑眯眯地走了过来,把几块玉器挂件小心放在鉴定桌上,和善笑道:“小哥,能否帮我鉴定一下这几个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