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第57章 4S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4S店(2 / 2)

选择这个行业,与林南洋劫的那条1万2千吨的多功能集装箱船有关。这艘从上海经宁波、厦门、汕头、广州、湛江至洋浦港的多功能集装箱船,装载的全是海南岛所需的各种货物。

原时空海南岛是摩托车、电动车的消费大户,特别是电动摩托车,仅海口市就有45万车辆,因此,这艘12123吨多功能集装箱船运载着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的各类摩托车、电动车5600辆,其中各类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4200辆。

林清在网上查过资料,了解到六七十年代正好就是摩托车的发展的高峰期,日本的本田等车辆企业正是抓住这个机遇先从摩托车发家的。

五十年代底、六十年代初,日本的人均工资为几百美元,而美国为二三千美元。日本生产的轻型摩托车在美国最低卖到每辆225美元,与美国企业的每辆1000至1500美元有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日本凭着这个劳动力成本优势,先把摩托车销售到美国,把美国的摩托车企业搞垮,然后再着手产生汽车,把老美的汽车企业也搞垮了,所以摩托车产业是日本成为了汽车生产大国的基础。

穿越一家本着抢日本的生意,就是最好生意的民族理念,穿越一家选择了摩托车作为冲击日本企业的第一利器。为此,穿越一家在原时空招了一批车辆组装工和油漆工到林郑群礁基地,将劫来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全部改为南洋兄弟工业集团的品牌。

与此同时,穿越一家还在海南、广东、广西大规模购进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获得足够的产品数量,形成冲击日本摩托车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目前,穿越一家每个时空‘虫洞’周期能购进各类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6000多辆,随着收购渠道的不断增加和资金的保障,购进的数量还会成倍增加。

穿越一家把第一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销售公司香港,以后世成熟的4S店形式经营,这种集车辆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为一体的销售形式虽然在西方已经逐步形成,但在香港还是领先一步。

当郑风带着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登陆香港时,盼着郑风来启动家乐福项目的郑裕彤大喜,立即强烈要求入股南洋兄弟车行。

由于穿越一家的人才匮乏,穿越一家为此确定了有钱大家赚,引原时空大神入股,公司交大神经营管理的理念,郑风本着这一理念,让出了车行40%的股份,然后把4S店的策划书交给了郑裕彤,车行的经营管理就成了郑裕彤的事了,自己做了甩手掌柜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